“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當演員葉童吟誦出這一句詩時,所有人都知道她演讀的人物是李白。李白可能不曾想這篇青年之作會一語成讖,“蜀道難”實乃“仕途難”。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狂喜,寫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自三峽出蜀;就在同一時間,杜甫入川了。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登臨高樓,尋著杜甫足跡,演員張曉龍將思鄉之苦拋諸腦后,一瞰成都全景,大贊“喧然名都會”,就此拉開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美、恬靜生活的序幕。
無獨有偶,四百年后,陸游也是在杜甫這樣年近五十的年紀,自秦嶺出發,“細雨騎驢入劍門”,寓居成都。演員保劍鋒沿陸游足跡尋香“青羊宮到浣花溪”,體味藏在市井生活里的千年文脈與煙火味道。
“中國文人讀書游歷有兩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個是東登泰山拜三孔,成仁成圣;而另一個就是西入巴蜀,滌蕩自己的性靈。”學者于丹說道。
成都是所有長江故事的“前傳”。從唐古拉山蜿蜒而下的涓涓細流,在進入四川后,變得奔騰浩蕩。錦江穿城而過,匯入岷江,在宜賓與金沙江相遇,始成洪流,三江合匯,化身為滾滾長江水向東而去。
這里也是自古以來文人的精神故鄉,“除了陳子昂、李白生于斯地,見諸典籍的唐代詩人中有一半以上都來過成都。”作家阿來說:“正是從杜甫開始,亂世中的文人墨客開始紛紛將目光轉向成都平原,形成了‘自古文人皆入蜀’的風潮。”
由五糧液、南瓜視業、南方周末聯合出品的《中華文脈·經典圍讀會》長江季從四川宜賓上溯成都,攜手葉童、保劍鋒、張曉龍、于丹、阿來、梁田,共同圍讀成都文脈中的詩酒濃香。
01 “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見白娘子?”
青城山深處,煙雨蒙蒙,葉童撐傘走來。她似乎從來不抗拒變老,一頭銀色短發,颯爽干練,眉眼依然是《新白娘子傳奇》里許仙的模樣。“這是我第一次到青城山,的確很有靈氣,怪不得有那么多故事緣起于此。”葉童頓了頓,笑著說道:“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見白娘子?”
飾演“夫妻”之前,葉童與趙雅芝已是鄰居,“我們常常會在小區碰面。當時我就覺得雅芝姐好優雅”,葉童繼續感慨道,“朋友之間的緣分真的好奇妙,真是‘千年等一回’。”
對于朋友,葉童無比珍惜;關于角色,她卻是絲毫不念舊,“我沒有什么所謂難忘的角色,我不是往回看的人,更偏向去想還能做些什么,還有哪些可能性。”
李白,成為葉童新“可能”的探索對象。
我們熟悉的李白是在揚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落寞李白,是在長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李白,是在宣城“醉酒捉月”的浪漫李白……那在四川要講述怎樣的李白?葉童給了我們答案。
溪谷之間,她遙望正在蕩秋千的白衣少女,莞爾一笑,似是“許仙”看見尚在青城山修煉的白素貞,又像是青年李白游歷至此,回憶起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傳奇。她緩緩開口,吟誦著“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將理想拉回現實——司馬相如發跡了,想納妾了。
葉童決絕轉身,化身青年李白犀利點評:“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我想李白愿意為卓文君‘撐腰’,幫她把《白頭吟》延續下去,真的是因為卓文君是一個很前衛的女子。在那樣一個男女關系不自由的時代,她敢去吟這樣一首分手詩,敢于控訴這個男人對不起她。如果一段感情必須緣盡,那就趁還沒有很怨恨的時候,漂亮轉身。”葉童說道。
四川,就是李白人生的新起點。他的狂放、自由、少年心氣,都被這片土地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來。“李白要是生在曲阜,一定不是這樣的感覺”,在于丹看來,只有在四川才能誕生李白這樣的“詩仙”,“李白的可貴就是他靈魂的自由,到老都是一個孩子。他不像杜甫、高適那般有法度,有根系包袱。所以我們今天讀李白的詩全是大白話”。
02 “大俠就是不用打工,只管好好營救別人”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竹林之中,葉童目光炯炯,以扇擊劍,然后瀟灑轉身。這一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有了具象化表達,讓人不禁想起她曾經塑造過的那些經典俠女形象。
葉童坦言,自己尤其偏愛金庸武俠小說。“他筆下的女性都非常獨特,非常現代。金庸先生能把女性地位放到這么高,我覺得很難得。我每次拍武俠片都感覺自己特別有正義感。那些大俠們不用打工,只管好好營救別人,做好江湖人該做的事就行。”
這首《俠客行》在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中,被講述為李白以高適為原型所作,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俠客都是任性的,但成熟的政治家沒有任性。”于丹解釋道,“作為唐代唯一封侯的詩人,高適的《燕歌行》,雖然有‘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的正義豪氣,會批判‘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但他整首詩的開篇定調是‘天子非常賜顏色’,覺得自己要對得起皇上恩典。”
高適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戰功赫赫,曾生擒突厥可汗,死后陪葬乾陵,這對于唐代武將是莫大的榮耀。然而高適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靠著躬耕過活。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就成了他的夢想。“高適肯定是J人(判斷型人格),一步一個腳印,特別沉得住氣。一旦天時地利人和,他就能抓住機會。即便那時他已年過五十。”保劍鋒說道。
在四川,高適兩次平息蜀亂,從一個遺落民間的村野詩人,迅速崛起為大唐的封疆大吏。對于這樣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詩人,出身軍人家庭的保劍鋒覺得天然親近。“正因為他真實去過邊塞、打過仗,所以讀他的詩,特別過癮,有戰地感、現場感。”
演武臺上,近兩米的長槍,在保劍鋒的手中顯得格外輕巧。
在此之前,保劍鋒塑造過很多經典的武將形象,薛仁貴、呂布、楊五郎……騎馬射箭、耍槍弄棍都是必修課,“之前拍薛仁貴的時候,仗沒開打,我花槍一耍,左右六個大將全被掃進田埂里,人頭沖下,這可是事故。”時至今日,保劍鋒想起依然會害怕,“所以真正戰場上,槍的作用就是刺的,哪有橫著耍的”。
03 “杜甫最樸素的詩,好貼心、好浪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讀到杜甫的《春望》時,葉童眼眶有些濕潤,“他寫得實在貼心”。
這是入蜀前的杜甫,顛沛流離,總是一張愁苦的臉。而在成都,杜甫終于蓋起了房,擁有了更多“表情包”,成為完美的杜甫。
“杜甫剛到成都,時任成都尹兼劍南西川節度使的裴冕就給他劃了二三十畝地。杜甫也不客氣,說自己要把環境營造好,張口就要了一百棵大桃樹,指定‘春前為送浣花村’。后來草堂蓋好,杜甫還學會了四川話,說‘籠竹和煙滴露梢’。這個‘籠’就是說屋后的竹子長起來了,一叢一叢的。”
作為現場唯一一位長期生活在成都的嘉賓,阿來已三次通讀杜甫。“杜甫還是非常享受成都生活樂趣的,要不然不會寫《春夜喜雨》這樣恬靜的詩,也不會寫‘江上被花惱不徹’,說自己為花已經癲狂了。一般唐代詩人不會這樣說,但我覺得他真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荷爾蒙都有點被調動了。”
受邀之初,張曉龍對于演讀“詩圣”杜甫倍感壓力。但在實地走讀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后,張曉龍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站在草堂,我看見的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親。他會悉心打理自己的家,會可愛地稱妻子為‘老妻’,也會看著兒子做魚鉤……這些場景都是我們的日常。就像我平時也會看孩子做手工,嘴角不自覺地就上揚了。”
杜甫這樣樸素的情感很容易被千年后的我們拿來借用。
“我十來歲的時候,爸爸調到安徽工作,我和媽媽住在北京。媽媽的名字里有一個‘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點。有一年中秋,爸爸寄來滿滿一枝桂花,花枝中間放著一張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蠅頭小楷,寫著杜甫的《月夜》……”于丹動情的講述,讓葉童直呼“好浪漫”。
其實,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說的都是千年之后我們的此時此刻。“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總會有代代相傳的明月,總會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復著這些詩情。
04 “我喜歡‘老實人’杜甫,他不會和我搶酒喝”
“李白、杜甫、高適,你最想和誰做朋友?”主持人梁田拋出問題。
這一次,葉童沒有為李白代言,而是選了杜甫。“杜甫很實在”,她話鋒一轉,笑著說:“李白會和我搶酒喝。”
或許是那句“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嚇到她了。但在于丹看來,酒里恰恰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情。
于高適而言,大家喝的不僅是酒,更是一種心情。當高適落魄到連酒錢都付不起時,他依然會慰藉朋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于李白而言,“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蒼天大地都喜歡的酒是喝不完的。盡管他一生漂泊,但在一杯杯酒里,他將每一個異鄉都認領成為自己的家鄉。他說“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有水的地方就是家;他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酒醉的地方便是家鄉。所以李白為中國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縱情于江湖,寄情于美酒,人生總不會孤獨。
而對于杜甫而言,人生的酒是有限的。他說“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生命的最后,他漂泊于長江之上,慨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當他飲下那一杯濁酒,哪怕是不盡興,但也活成了我們最熟知的朋友,留下他自己生命的啟迪:人生種種皆如“不盡長江”,不管怎樣抗拒、逃避,都一定會“滾滾而來”。
縱觀中華文脈,無論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酒,與人性微妙相通,與文脈緊密相連。自2020年起,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南瓜視業推出《中華文脈·經典圍讀會》。這一盛會,以飽含“和美”寓意的五糧美酒為引,與眾多嘉賓一起陪伴觀眾穿越時空,領略中華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如今以長江經濟帶為路線,從“長江首城”四川宜賓出發,行走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江蘇南京等長江文化地標城市區域,將酒脈與文脈的淵源文化立體呈現于人們眼前。在這場文化盛宴中,感受詩人跳蕩的詩心與真誠的情感,品嘗斯地詩人情感過濾與發酵的人生真味,為“和美”文化注入嶄新的時代意蘊,讓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當演員葉童吟誦出這一句詩時,所有人都知道她演讀的人物是李白。李白可能不曾想這篇青年之作會一語成讖,“蜀道難”實乃“仕途難”。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狂喜,寫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自三峽出蜀;就在同一時間,杜甫入川了。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登臨高樓,尋著杜甫足跡,演員張曉龍將思鄉之苦拋諸腦后,一瞰成都全景,大贊“喧然名都會”,就此拉開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美、恬靜生活的序幕。
無獨有偶,四百年后,陸游也是在杜甫這樣年近五十的年紀,自秦嶺出發,“細雨騎驢入劍門”,寓居成都。演員保劍鋒沿陸游足跡尋香“青羊宮到浣花溪”,體味藏在市井生活里的千年文脈與煙火味道。
“中國文人讀書游歷有兩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個是東登泰山拜三孔,成仁成圣;而另一個就是西入巴蜀,滌蕩自己的性靈。”學者于丹說道。
成都是所有長江故事的“前傳”。從唐古拉山蜿蜒而下的涓涓細流,在進入四川后,變得奔騰浩蕩。錦江穿城而過,匯入岷江,在宜賓與金沙江相遇,始成洪流,三江合匯,化身為滾滾長江水向東而去。
這里也是自古以來文人的精神故鄉,“除了陳子昂、李白生于斯地,見諸典籍的唐代詩人中有一半以上都來過成都。”作家阿來說:“正是從杜甫開始,亂世中的文人墨客開始紛紛將目光轉向成都平原,形成了‘自古文人皆入蜀’的風潮。”
由五糧液、南瓜視業、南方周末聯合出品的《中華文脈·經典圍讀會》長江季從四川宜賓上溯成都,攜手葉童、保劍鋒、張曉龍、于丹、阿來、梁田,共同圍讀成都文脈中的詩酒濃香。
01 “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見白娘子?”
青城山深處,煙雨蒙蒙,葉童撐傘走來。她似乎從來不抗拒變老,一頭銀色短發,颯爽干練,眉眼依然是《新白娘子傳奇》里許仙的模樣。“這是我第一次到青城山,的確很有靈氣,怪不得有那么多故事緣起于此。”葉童頓了頓,笑著說道:“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見白娘子?”
飾演“夫妻”之前,葉童與趙雅芝已是鄰居,“我們常常會在小區碰面。當時我就覺得雅芝姐好優雅”,葉童繼續感慨道,“朋友之間的緣分真的好奇妙,真是‘千年等一回’。”
對于朋友,葉童無比珍惜;關于角色,她卻是絲毫不念舊,“我沒有什么所謂難忘的角色,我不是往回看的人,更偏向去想還能做些什么,還有哪些可能性。”
李白,成為葉童新“可能”的探索對象。
我們熟悉的李白是在揚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落寞李白,是在長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李白,是在宣城“醉酒捉月”的浪漫李白……那在四川要講述怎樣的李白?葉童給了我們答案。
溪谷之間,她遙望正在蕩秋千的白衣少女,莞爾一笑,似是“許仙”看見尚在青城山修煉的白素貞,又像是青年李白游歷至此,回憶起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傳奇。她緩緩開口,吟誦著“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將理想拉回現實——司馬相如發跡了,想納妾了。
葉童決絕轉身,化身青年李白犀利點評:“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我想李白愿意為卓文君‘撐腰’,幫她把《白頭吟》延續下去,真的是因為卓文君是一個很前衛的女子。在那樣一個男女關系不自由的時代,她敢去吟這樣一首分手詩,敢于控訴這個男人對不起她。如果一段感情必須緣盡,那就趁還沒有很怨恨的時候,漂亮轉身。”葉童說道。
四川,就是李白人生的新起點。他的狂放、自由、少年心氣,都被這片土地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來。“李白要是生在曲阜,一定不是這樣的感覺”,在于丹看來,只有在四川才能誕生李白這樣的“詩仙”,“李白的可貴就是他靈魂的自由,到老都是一個孩子。他不像杜甫、高適那般有法度,有根系包袱。所以我們今天讀李白的詩全是大白話”。
02 “大俠就是不用打工,只管好好營救別人”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竹林之中,葉童目光炯炯,以扇擊劍,然后瀟灑轉身。這一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有了具象化表達,讓人不禁想起她曾經塑造過的那些經典俠女形象。
葉童坦言,自己尤其偏愛金庸武俠小說。“他筆下的女性都非常獨特,非常現代。金庸先生能把女性地位放到這么高,我覺得很難得。我每次拍武俠片都感覺自己特別有正義感。那些大俠們不用打工,只管好好營救別人,做好江湖人該做的事就行。”
這首《俠客行》在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中,被講述為李白以高適為原型所作,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俠客都是任性的,但成熟的政治家沒有任性。”于丹解釋道,“作為唐代唯一封侯的詩人,高適的《燕歌行》,雖然有‘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的正義豪氣,會批判‘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但他整首詩的開篇定調是‘天子非常賜顏色’,覺得自己要對得起皇上恩典。”
高適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戰功赫赫,曾生擒突厥可汗,死后陪葬乾陵,這對于唐代武將是莫大的榮耀。然而高適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靠著躬耕過活。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就成了他的夢想。“高適肯定是J人(判斷型人格),一步一個腳印,特別沉得住氣。一旦天時地利人和,他就能抓住機會。即便那時他已年過五十。”保劍鋒說道。
在四川,高適兩次平息蜀亂,從一個遺落民間的村野詩人,迅速崛起為大唐的封疆大吏。對于這樣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詩人,出身軍人家庭的保劍鋒覺得天然親近。“正因為他真實去過邊塞、打過仗,所以讀他的詩,特別過癮,有戰地感、現場感。”
演武臺上,近兩米的長槍,在保劍鋒的手中顯得格外輕巧。
在此之前,保劍鋒塑造過很多經典的武將形象,薛仁貴、呂布、楊五郎……騎馬射箭、耍槍弄棍都是必修課,“之前拍薛仁貴的時候,仗沒開打,我花槍一耍,左右六個大將全被掃進田埂里,人頭沖下,這可是事故。”時至今日,保劍鋒想起依然會害怕,“所以真正戰場上,槍的作用就是刺的,哪有橫著耍的”。
03 “杜甫最樸素的詩,好貼心、好浪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讀到杜甫的《春望》時,葉童眼眶有些濕潤,“他寫得實在貼心”。
這是入蜀前的杜甫,顛沛流離,總是一張愁苦的臉。而在成都,杜甫終于蓋起了房,擁有了更多“表情包”,成為完美的杜甫。
“杜甫剛到成都,時任成都尹兼劍南西川節度使的裴冕就給他劃了二三十畝地。杜甫也不客氣,說自己要把環境營造好,張口就要了一百棵大桃樹,指定‘春前為送浣花村’。后來草堂蓋好,杜甫還學會了四川話,說‘籠竹和煙滴露梢’。這個‘籠’就是說屋后的竹子長起來了,一叢一叢的。”
作為現場唯一一位長期生活在成都的嘉賓,阿來已三次通讀杜甫。“杜甫還是非常享受成都生活樂趣的,要不然不會寫《春夜喜雨》這樣恬靜的詩,也不會寫‘江上被花惱不徹’,說自己為花已經癲狂了。一般唐代詩人不會這樣說,但我覺得他真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荷爾蒙都有點被調動了。”
受邀之初,張曉龍對于演讀“詩圣”杜甫倍感壓力。但在實地走讀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后,張曉龍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站在草堂,我看見的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親。他會悉心打理自己的家,會可愛地稱妻子為‘老妻’,也會看著兒子做魚鉤……這些場景都是我們的日常。就像我平時也會看孩子做手工,嘴角不自覺地就上揚了。”
杜甫這樣樸素的情感很容易被千年后的我們拿來借用。
“我十來歲的時候,爸爸調到安徽工作,我和媽媽住在北京。媽媽的名字里有一個‘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點。有一年中秋,爸爸寄來滿滿一枝桂花,花枝中間放著一張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蠅頭小楷,寫著杜甫的《月夜》……”于丹動情的講述,讓葉童直呼“好浪漫”。
其實,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說的都是千年之后我們的此時此刻。“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總會有代代相傳的明月,總會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復著這些詩情。
04 “我喜歡‘老實人’杜甫,他不會和我搶酒喝”
“李白、杜甫、高適,你最想和誰做朋友?”主持人梁田拋出問題。
這一次,葉童沒有為李白代言,而是選了杜甫。“杜甫很實在”,她話鋒一轉,笑著說:“李白會和我搶酒喝。”
或許是那句“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嚇到她了。但在于丹看來,酒里恰恰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情。
于高適而言,大家喝的不僅是酒,更是一種心情。當高適落魄到連酒錢都付不起時,他依然會慰藉朋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于李白而言,“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蒼天大地都喜歡的酒是喝不完的。盡管他一生漂泊,但在一杯杯酒里,他將每一個異鄉都認領成為自己的家鄉。他說“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有水的地方就是家;他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酒醉的地方便是家鄉。所以李白為中國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縱情于江湖,寄情于美酒,人生總不會孤獨。
而對于杜甫而言,人生的酒是有限的。他說“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生命的最后,他漂泊于長江之上,慨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當他飲下那一杯濁酒,哪怕是不盡興,但也活成了我們最熟知的朋友,留下他自己生命的啟迪:人生種種皆如“不盡長江”,不管怎樣抗拒、逃避,都一定會“滾滾而來”。
縱觀中華文脈,無論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酒,與人性微妙相通,與文脈緊密相連。自2020年起,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南瓜視業推出《中華文脈·經典圍讀會》。這一盛會,以飽含“和美”寓意的五糧美酒為引,與眾多嘉賓一起陪伴觀眾穿越時空,領略中華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如今以長江經濟帶為路線,從“長江首城”四川宜賓出發,行走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江蘇南京等長江文化地標城市區域,將酒脈與文脈的淵源文化立體呈現于人們眼前。在這場文化盛宴中,感受詩人跳蕩的詩心與真誠的情感,品嘗斯地詩人情感過濾與發酵的人生真味,為“和美”文化注入嶄新的時代意蘊,讓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