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擔得起「國民劇」這一稱號的,《大宅門》應有一席。
2001年,該劇在央視首播便創下了收視記錄,某瓣上,近19萬人打出9.4的高分,足見其已經步入「必看」的段位。
《大宅門》根據導演郭寶昌自身經歷改編,時間橫跨清末、民國、抗戰、新中國,還原了老字號同仁堂的幾經沉浮。
23年過去了,觀眾對劇中的角色仍然記憶猶新。
有些演員已經逐漸淡出,本以為退居幕后或退休養老了,直到看到訃告才發覺他們已離世多年。
這篇就帶大家溫故經典,盤一盤那些“叫不出名”,但一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的“宅門”老面孔。
01
常公公
常公公的戲份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前幾集,雖然戲份寥寥,但讓人過目不忘。
如果把《大宅門》看做同仁堂的發家史,那么常公公就是背后的一大資本力量。
憑借在宮中熟絡的關系和逢迎的為人,常公公常常被二奶奶討好。
與傳統影視中的太監形象不同,常公公總是面帶笑容,一臉溫柔。
二奶奶送丫鬟送宅子一場戲,這位公公喜笑顏開,輕飄飄的話中自帶三分疑竇七分興奮,可謂把一位“坐穩了的奴才”演繹的淋漓盡致。
常公公的扮演者名叫黃宗洛,曾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底層角色,最出名的應該是張藝謀導演的《活著》中,扮演了福貴爹一角。
因為總能恰到好處地呈現角色,因此被人稱為龍套大師。
2011年,黃宗洛因病去世,享年86歲。
02
香秀娘
張少華也是一位常在生活劇中出演“娘”的演員。
盡管涉足影壇已過天命之年,但她還是憑借長相和演技,為自己在娘親賽道上贏得了不少青睞。
“香秀娘”這個角色,對于張少華而言,其實是開啟了巔峰期。
多年后,大家對香秀這個角色褒貶不一,爭議較大,從原生家庭來看,或許正是受到母親的精明市儈所影響。
縱觀張少華的表演,既真實又鮮活,總能將貧困時期的苦難痕跡釋放給觀眾。
被譽為“慈祥媽媽專業戶”。
三年前,常年帶病工作的她,還是沒能挺過病痛的折磨,與世長辭。
03
大理寺師爺
又是一位戲份寥寥,但一出場就被奉為神級表演的演員:馬增壽。
在片中,他飾演的大理寺師爺,在朱順去大理寺自首一場戲中,可謂分寸拿捏精準,表演爐火純青。
面對深諳官場規則的朱順,大理寺師爺瞬間膽戰心驚、冷汗直流,表情切換之迅速流暢,不可謂不是大師級。
因為在京劇圈過于知名,并將“丑角”演繹的惟妙惟肖,因此馬增壽經常在影視劇中客串亮相。
馬增壽妹妹馬增蕙,亦是戲曲界知名人物,憑借單弦絕活將馬氏曲藝發揚光大。
2017年,馬增壽離世,享年77歲。
04
胡總管
家族總管的職位,總是不好當。
白景琦深受胡總管當家影響,二人之間,既是主仆,也是師徒。
演員張謙長相敦厚,眼神誠摯,因此,他塑造的“胡總管”詮釋了忠心二字。
也是在他的陪襯下,管家王喜光的嘴臉更讓人痛恨。
雖然張謙名氣不大,擔任的角色也大多都是配角,但他的演技卻每每都能“征服”觀眾。
張謙在演藝界不算出名,但稱得上是金牌綠葉,每次出場都能讓觀眾記住角色。
比如《奮斗》夏春生、03版《天龍八部》蕭遠山、《水月洞天》韓霸天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宅門》中白雅萍的飾演者,便是李謙現實中的妻子。
兩人婚姻美滿,生活中以哥哥妹妹相稱。
不料,哥哥卻在2018年丟下了妹妹;而沒有見哥哥最后一面,則是妹妹內心永久的傷痛。
05
白萌堂
杜雨露,國家一級演員。
曾因《神醫喜來樂》“王太醫”一角,為全國觀眾所熟知。
而看當年白萌堂這個角色,也是整個故事的關鍵所在。
甚至可以說,這個所謂的白家話事人,因固執、傲慢,導致整個家族開始破敗。
片中,白萌堂頻爆金句:去你的小不忍,我憑什么退一步?
幾句臺詞,便把人物立住了。
彼時的杜雨露,已進入花甲之年,憑借常年的磨煉,練就了正反派劇拋臉的技能,被稱為第一老生。
比如,《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便是大寫的一身正氣。
4年前,杜雨露因病去世,離開之前,他書寫了一句頗為浪漫的遺言:
宇宙很大,我們還會再見。
06
當鋪伙計
短短一句“蟲吃鼠咬,光板沒毛,破棉爛襖一件”
便讓無數人記住了這位當鋪伙計,時隔多年,這一情節仍被影迷翻看、津津樂道。
導演何群沒想過,本是抱著打醬油的心態友情參演,卻成就了一段經典。
早在大宅門之前,何群就拍過不少北京市井影片,比如《混在北京》《上一當》,也是在創作過程中,他抓住了當地人的精髓,所以觀眾看完總覺得不像演得。
2016年,影視圈傳來噩耗,何群導演英年早逝,導演界痛失匠才。
07
呂掌柜
白景琦流落濟南時,收留他的當地掌柜,也是白景琦的人生貴人。
這位演員名叫俞立文,亦是千年配角、黃金綠葉般的代表。
回顧他的履歷,幾乎都是現象級作品。
明明是平平無奇的長相,但總能把各種角色演的惟妙惟肖。
俞老用他的履歷證明了,為什么普通人最難演。
俞老除了演戲,還是北影的表演、配音老師。
也是在他的引導下,影視圈新晉了諸多優秀演員。
除此之外,俞立文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北電的表演老師。
2011年,俞老因病去世。
08
導演 郭寶昌
整部《大宅門》的魂骨。
白景琦的原型人物,便是郭寶昌的養父。
嘔心瀝血十余載,終于編劇、并執導了《大宅門》,其用心程度之深,將其稱為“我的命”。
當然,白景琦和同仁堂,僅僅是整個宅門的門庭;
而劇中那些鮮活的眾生,正是郭寶昌身邊真人真事的經歷。
為了讓宅門中的精氣神發揚光大,郭寶昌還將劇本改編成話劇、小說等多種載體。
直到80歲高齡,還在筆耕不輟。
然而,觀眾沒有等來新作問世,而等來了郭導離世的噩耗。
去年10月份,郭導因在家修改草稿時,因不慎意外滑倒,導致猝死,溘然長逝。
可以說,郭導的去世,意味著一代具有傳奇人生色彩的匠人導演的消逝。
在越來越依靠技術的影視行業,像郭導這類一針一線編織史詩的創作者,越來越少了。
09
涂二爺
張心勇飾演的凃二爺,是跟了白家三代的基層員工,典型的藍領工人。
這個角色細品起來,性格也很復雜。
處事謀定而后動,做人不靠嘴皮子。
也是在常年的歷練中,練就了關鍵時刻做正確選擇的本領。
與其說他對白家忠心耿耿,不如說那是他發自本能的求生欲。
2018年,二爺飾演者張心勇離世。
10
詹瑜
李心敏飾演的詹瑜,甫一出場,便奠定了反派基調。
白家大爺入檳儀式,他前來折騰,懷疑白家大爺是假死,非要開棺驗尸。
這荒唐的一幕,無疑讓觀眾咬牙切齒。
“仇恨”拉的越多,越證明演員的能耐。
在當時的劇組中,李心敏算是名氣最小的一個,但能被郭寶昌點明演反派,足見其功底深厚。
事實上,無論是古裝大戲,還是史詩年代劇,我們總能看到這張叫不出名字的臉龐。
可惜的是,明明還有很大的事業空間,李心敏卻在2018年去世,年僅67歲。
11
范掌柜
茶鋪中的老板,細數起來,也沒幾個鏡頭。
由京劇丑角譚韻壽飾演。
2010年,譚老因病離世。
寫在最后。
《大宅門》之所以能成為傳世經典,既有催人奮進的奮斗史,同時也是一幅近代四九城浮世繪。
正是因為劇中每一位人物都足夠鮮活,才更讓觀眾感到信服。
白景琦固然值得書寫,但他周圍的風土人情,也從客觀上成就著他。
郭寶昌導演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匯集了如此多的老戲骨。
沒有綠葉襯托,焉有紅花奪目?
以上這11位影人,盡管都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精益求精、認真專業的創作態度,將隨著《大宅門》永遠被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