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當前世界正在風云變色,我們在國外的同學們能夠做一點什么來為祖國效力呢?”“于是有人提出,中國所缺乏的莫過于科學,我們為什么不能刊行一種雜志來向中國介紹科學呢?”
這段話出自任鴻雋的《中國科學社社史簡述》。
任鴻雋是誰?他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他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因其有功,政府資助他出國留學。
紀錄片《大國脊梁》
美國的繁華讓任鴻雋大開眼界,“高樓奇云,蒸汽迷霧,鐵路蜿蜒,名城巨鎮,類如貫珠”。
驚嘆之余,任鴻雋不由自主想到了祖國。 “回首祖國,若在天外。惡聲頻聞,曙光不見,輒恐國魂長辭,無由招攬。”
紀錄片《大國脊梁》
如何讓才能讓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強盛起來?
1914年6月的一個傍晚,美國康奈爾大學,幾位20多歲的中國留學生聚集在一起。
他們在接觸學習西方科學、政治、經濟等知識的過程中,痛切地感到中國的落后,沒有科學。所以,他們決心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回饋給祖國,在中國宣傳科學知識,包括宣傳科學救國、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等。
這些中國留學生中,包括任鴻雋、趙元任、秉志、楊銓,他們湊了400美元,然后分40股,同學們很快都認領出去了。
紀錄片《大國脊梁》
“以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為宗旨” 的《科學》雜志社,就此宣告成立。
紀錄片《大國脊梁》
接下來的整個暑假,為《科學》撰寫稿件,成為了康奈爾大學中國學生們的首要工作。
胡明復一個人就撰寫了10篇文章。
社長任鴻雋成為“科學通論”的專欄作家。
紀錄片《大國脊梁》
在《科學》雜志第一期的《發刊詞》上,任鴻雋大聲疾呼:“繼茲以往,代興于神州學術之林,而為蕓蕓眾生所讬命者,其唯科學乎,其唯科學乎!”
紀錄片《大國脊梁》
但那時,留學生的生活清貧拮據,400美元的經費僅僅能夠支付前幾期雜志的印刷發行費用,根本無力支付任何稿酬。
趙元任曾回憶道:“我們要從獎學金中特別節省下來的錢,支持這個刊物。有一段時間,我以湯和蘋果餅作午餐,以致得了營養不良癥。”
盡管一切都進行得艱難,但科學知識卻如愿傳到了中國。
1915年1月,這本嶄新的雜志出現在上海街頭。
封面中央,“科學”二字碩大醒目;翻開內頁,西式標點、橫排的版式令人耳目一新;重磅文章“說中國無科學之原因”更是發出了“傳播科學”的吶喊。
紀錄片《大國脊梁》
許多愛國青年,都被這本全新的雜志震撼到,甚至愛不釋手。
在北京清華學校,17歲的葉企孫第一次看到它。當晚,他就在日記中記錄了他看到的內容。
同年10月,在《科學》雜志編輯部的基礎上,“中國科學社”正式成立。
這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科學學術團體。雖然創辦時只有35位成員,但正是他們以及后來者,把近代科學的一門門學科引進了中國。
紀錄片《大國脊梁》
《科學》雜志誕生8個月后,1915年9月15日,另一本雜志也在上海創刊,第二年,陳獨秀將它改名為《新青年》。
這兩本雜志的發行和廣泛傳播,對當時的青年人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紀錄片《大國脊梁》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科學》和《新青年》兩本雜志同在上海問世,創辦者卻隔洋相望,彼此并不知情。
但他們心有靈犀、遙相呼應,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民主”和“科學”,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共同目標而不遺余力,搖旗吶喊。
1918年8月,葉企孫登上“南京”號海輪,前往美國留學。
紀錄片《大國脊梁》
兩個月后,任鴻雋啟程回國。這一年,從美國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多達百人。
民國初年,大批海外歸來的青年學子集中登上中國科學舞臺。
他們中的佼佼者,構成了中國第一代本土科學家的主體,成為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現代科技事業由此肇始。
紀錄片《大國脊梁》
從過去到現在,一代代科學家,懷揣愛國、強國的夢想,嘔心瀝血,前赴后繼,為中國科學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做出巨大貢獻。
12月2日起,晚間19:22,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出品,紀錄片《大國脊梁》登陸CCTV-9,以科學家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為歷史線索,講述近代以來,矢志報國的中國科學家砥礪奮斗的故事,用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串聯起中國科技事業的輝煌歷史。
鎖定CCTV-9
12月2日-7日
每晚19:22
紀錄片《大國脊梁》
敬請關注!
原標題:《CCTV-9紀錄片上新,見證《大國脊梁》!》
(本文來源:光明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系。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談到當前世界正在風云變色,我們在國外的同學們能夠做一點什么來為祖國效力呢?”“于是有人提出,中國所缺乏的莫過于科學,我們為什么不能刊行一種雜志來向中國介紹科學呢?”
這段話出自任鴻雋的《中國科學社社史簡述》。
任鴻雋是誰?他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他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因其有功,政府資助他出國留學。
紀錄片《大國脊梁》
美國的繁華讓任鴻雋大開眼界,“高樓奇云,蒸汽迷霧,鐵路蜿蜒,名城巨鎮,類如貫珠”。
驚嘆之余,任鴻雋不由自主想到了祖國。 “回首祖國,若在天外。惡聲頻聞,曙光不見,輒恐國魂長辭,無由招攬。”
紀錄片《大國脊梁》
如何讓才能讓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強盛起來?
1914年6月的一個傍晚,美國康奈爾大學,幾位20多歲的中國留學生聚集在一起。
他們在接觸學習西方科學、政治、經濟等知識的過程中,痛切地感到中國的落后,沒有科學。所以,他們決心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回饋給祖國,在中國宣傳科學知識,包括宣傳科學救國、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等。
這些中國留學生中,包括任鴻雋、趙元任、秉志、楊銓,他們湊了400美元,然后分40股,同學們很快都認領出去了。
紀錄片《大國脊梁》
“以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為宗旨” 的《科學》雜志社,就此宣告成立。
紀錄片《大國脊梁》
接下來的整個暑假,為《科學》撰寫稿件,成為了康奈爾大學中國學生們的首要工作。
胡明復一個人就撰寫了10篇文章。
社長任鴻雋成為“科學通論”的專欄作家。
紀錄片《大國脊梁》
在《科學》雜志第一期的《發刊詞》上,任鴻雋大聲疾呼:“繼茲以往,代興于神州學術之林,而為蕓蕓眾生所讬命者,其唯科學乎,其唯科學乎!”
紀錄片《大國脊梁》
但那時,留學生的生活清貧拮據,400美元的經費僅僅能夠支付前幾期雜志的印刷發行費用,根本無力支付任何稿酬。
趙元任曾回憶道:“我們要從獎學金中特別節省下來的錢,支持這個刊物。有一段時間,我以湯和蘋果餅作午餐,以致得了營養不良癥。”
盡管一切都進行得艱難,但科學知識卻如愿傳到了中國。
1915年1月,這本嶄新的雜志出現在上海街頭。
封面中央,“科學”二字碩大醒目;翻開內頁,西式標點、橫排的版式令人耳目一新;重磅文章“說中國無科學之原因”更是發出了“傳播科學”的吶喊。
紀錄片《大國脊梁》
許多愛國青年,都被這本全新的雜志震撼到,甚至愛不釋手。
在北京清華學校,17歲的葉企孫第一次看到它。當晚,他就在日記中記錄了他看到的內容。
同年10月,在《科學》雜志編輯部的基礎上,“中國科學社”正式成立。
這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科學學術團體。雖然創辦時只有35位成員,但正是他們以及后來者,把近代科學的一門門學科引進了中國。
紀錄片《大國脊梁》
《科學》雜志誕生8個月后,1915年9月15日,另一本雜志也在上海創刊,第二年,陳獨秀將它改名為《新青年》。
這兩本雜志的發行和廣泛傳播,對當時的青年人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紀錄片《大國脊梁》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科學》和《新青年》兩本雜志同在上海問世,創辦者卻隔洋相望,彼此并不知情。
但他們心有靈犀、遙相呼應,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民主”和“科學”,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共同目標而不遺余力,搖旗吶喊。
1918年8月,葉企孫登上“南京”號海輪,前往美國留學。
紀錄片《大國脊梁》
兩個月后,任鴻雋啟程回國。這一年,從美國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多達百人。
民國初年,大批海外歸來的青年學子集中登上中國科學舞臺。
他們中的佼佼者,構成了中國第一代本土科學家的主體,成為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現代科技事業由此肇始。
紀錄片《大國脊梁》
從過去到現在,一代代科學家,懷揣愛國、強國的夢想,嘔心瀝血,前赴后繼,為中國科學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做出巨大貢獻。
12月2日起,晚間19:22,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出品,紀錄片《大國脊梁》登陸CCTV-9,以科學家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為歷史線索,講述近代以來,矢志報國的中國科學家砥礪奮斗的故事,用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串聯起中國科技事業的輝煌歷史。
鎖定CCTV-9
12月2日-7日
每晚19:22
紀錄片《大國脊梁》
敬請關注!
原標題:《CCTV-9紀錄片上新,見證《大國脊梁》!》
(本文來源:光明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系。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