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大江大河》《風吹半夏》《人世間》《漫長的季節》《南來北往》《小巷人家》……你會發現,這兩年每年都會有年代劇不期火爆,而且頻次逐漸加密。這些年代劇如同時光機和一面鏡子,帶領我們重返往昔,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歲月,重溫那份曾經的奮斗、熱血、純真和溫暖的同時,也讓我們在未來的路上更堅定、更有力量。
其實,這些年創作的年代劇絕非上述這些,它們之所以能爆,是這些劇抓住了題材拓展和細分賽道的利器,讓年代劇在多元化的同時,更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現實主義題材的年代劇如何平衡懷舊情懷和現代審美?如何在回望的過去的同時關注當下?吸引更多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仔細分析這些爆火的電視劇,你會發現它們的成功之處是在創新上下了功夫。
與之前常見的家庭倫理、歷史事件之類的年代劇相比,這兩年一些行業題材的年代劇走紅,是因為這些劇描繪了改革開放這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下,身在其中的人們的奮斗與成長。在這些主旋律年代劇中,聚焦企業改革的《大江大河》系列,關注鋼鐵行業的發展《風吹半夏》,扶貧攻堅的《山海情》等等,都有生動的人物事件作支撐,劇中的代表人物們激情澎湃,勇敢前行,經歷轉機、危機與生機,有的人在社會變革、商業競爭中實現了個人和社會價值,有的人經歷了人性的變異,各種滋味在其中。
這些劇的創新之處在于,在展現時代風貌和塑造個人命運之間有著合理的平衡,在恰當的范圍內對個體經歷和命運進行了符合時代的表達,不“人設”,不美化,也不回避大時代下劇中人的“話題性”,因此觀眾給予了這些電視劇真實可感、有血有肉的高度評價。
最近一兩年還有一類“煙火”氣質的電視劇更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因為劇中講述的是普通人在大時代下的生活、工作,親情、友情和愛情。它像一股清流,讓我們在忙碌和充滿壓力的生活中暫時停下腳步,回望那時的蓬勃向上、純樸溫情、真心互助等等,在現實的人間煙火中思索、選擇和堅守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意義。
《人世間》勝在“人生悲涼,但總有讓我們留戀的美好在”,人物豐滿,劇中人的人生取舍具象而生動。東北周家一家人近50年的經歷,尤其是周家三兄妹在時代變化中的人生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豐富多變。周秉坤的“窩囊”和善良,周秉義講大義的顧此失彼,周蓉在追求自由與愛情中的自私,還有周秉坤的幾個朋友在時代變遷中的裂變與回歸等等,人物情感雖然復雜,但周家的兄妹情深、鄰里朋友的關懷,那些經過歲月洗禮的純真友善,才是讓我們意猶未盡的關鍵。
《漫長的季節》創新在以犯罪懸疑為外殼,用許多年代劇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線性敘事,而插敘、倒敘等非傳統的線性敘事,講述了下崗潮沖擊下普通人的命運沉浮。劇中范偉、秦昊、陳明昊組成的“探案三人組”,不管是堅持追究真相也好,還是下崗后的自謀生路的各種變通也罷,能解嘲會互損,即便再艱難也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路。他們在社會變革和個人命運中的樂觀與豁達,深深感染了觀眾。
《南來北往》創新在以火車為載體,通過東北鐵路局警察馬魁和年少氣盛的優秀乘警汪新與家人、朋友幾十年經歷的風雨人生,展現了時代發展與變遷。沒有強烈的矛盾和劇情沖突,火車上的人生百態,鐵路宿舍鄰里間的人情冷暖,鐵路干警的薪火傳承,普通人的奉獻、奮斗和“偉大”于細水長流中根植人心。
而剛剛熱播的《小巷人家》之所以能持續以“煙火”味道霸屏,尤其是讓挑剔的年輕觀眾接受,是該劇的“創新”表達正中他們的審美點,給他們帶來了的超乎尋常的共情感。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恢復高考、知青返城、改革開放等重要時刻,莊林兩家人在社會變遷中互相牽掛,家長里短、鄰里摩擦、情感糾葛等現實生活中小巷人家的喜怒哀樂在這里活色生香。柔韌的黃玲、直爽的宋瑩、被原生家庭綁架充滿矛盾的莊超英、務實愛妻的林武峰……每個角色都有精彩的故事,除了常態的父母為了子女成長、家庭生計和幸福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奮斗;父母、孩子兩代人在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時,始終樂觀堅韌的精神外;他們在生活中彼此的情義,內心的掙扎與成長,都十分飽滿感人,尤其是兩個女主黃玲和宋瑩的“反傳統”,不內耗,和生活中的互助滋養,以及宋林“新型”家庭關系的構建,正是當下無數觀眾內心期待的呈現。
《小巷人家》中類似與現實生活相關話題的探討,比如:黃玲受到宋瑩的啟發,先愛自己愛自己的小家庭,讓圖南、筱婷健康成長、考上大學之余,接納幫助莊超英的侄子鵬飛自主發展謀得幸福人生。這種“愛滿則溢”不僅讓黃玲反抗丈夫及其原生家庭各種綁架有理有節,避免了雞飛狗跳,更讓黃玲擺脫了令人反感的苦情女性形象。再比如:莊超英從對黃玲的冷漠、無奈到主動溝通化解矛盾的轉變等等,這些都是之前生活類年代劇中所缺乏的。包括因為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做底氣,脾氣直爽的宋瑩既能盡情做自己,也能在林武峰遭遇事業困境時毅然辭職陪丈夫到廣州打拚。也因為有充滿愛的原生家庭才養育了敢做敢當、有愛有節的兒子林棟哲。
看完《小巷人家》,你會發現這些生活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劇中人們,用了不少當下社會的“解題思路”以及年輕人過日子的道理和邏輯,但同時又不乏善良和溫暖的內核,合理又方便人接受。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超前”或“上帝視角”,但只要因為該劇表達的內核仍然是人們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時,依然保持著樂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傳遞的是溫暖和治愈的能量,讓觀眾獲得感動與滋養就足夠了。回望那個時代,肯定有黃玲、宋瑩這樣的女性,但也許她們不是主流一樣的存在,但時代發展到今天,女性的互幫互愈,女性要愛自己等等已不僅是社會話題,而是意識覺醒付諸生活實踐的事實,所以劇中黃玲和宋瑩才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年代劇的火爆,是人們對于過去那些蓬勃向上、溫暖、純樸、樂觀、詩意歲月的回望。雖然生活不乏各種糟心事,但溫暖與愛是主旋律。大家彼此支撐,在希望中前行,這便是生活的滋味。盡管年代劇受歡迎,但每年也就一兩部能為觀眾心目中的好劇。上述電視劇之所以受歡迎,在于基本都有“創新”點。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觀眾審美的提高,年代劇的創新會越來越難。如何在展現時代風貌和塑造個人命運之間取得平衡,如何讓懷舊情懷和現代審美相結合,如何把握保持歷史真實性和現實批判的尺度,如何讓年輕觀眾在年代劇和歷史真實中汲取營養,等等,都是創作者們需要面對的問題,總之,誰能在保持年代感的同時又推陳出新,誰就抓住了年代劇好劇的爆款密碼。
期待著我們的年代劇多出創新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