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不是寫了篇關于《好東西》的文章嘛,后臺收到很多留言,都是許愿想要宋佳當媽的。
我說你們這些朝三暮四水性揚花的人啊,之前還說想讓宋佳當老公,看了個電影就變成認媽了。
不過仔細想想還是挺感慨的。 就在幾年前,“演媽媽”這件事對女演員來說還是洪水猛獸一般的事情。
陳德容三年前就因此上過一次熱搜。
當時47歲的她說自己狀態保養得好,如果有人讓她演媽的角色那就是“奇恥大辱”。
大S也在綜藝節目上說過,現在之所以不演戲是因為找來的角色全是某某人的媽媽,最夸張的一部戲要讓她演王大陸的媽媽。
她們倆甚至不是個例。 在當時的輿論環境下,演了媽媽對中年女演員來說似乎就意味著職業生涯宣判無期徒刑。
內娛的許多85花雖然沒有明說,但也都刻意避開了媽媽的角色。
電視劇成了女演員的永無島,她們永遠在柔光燈下一遍一遍地重復著自己的少女時代,似乎這才是保養得當、人氣高漲的唯一證據。
不知道當年那些拒絕當媽的女演員們看到如今春風得意的宋佳、張小斐、蔣欣,會不會有些后悔沒踏入這個“媽的多重宇宙”?
-gogoboi-
為什么女演員這么怕演媽?
雖然不贊成女演員們不演媽這件事,但我很能理解她們的心情。
她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也是整個影視行業的大環境所致。
女演員們對媽味的恐懼,有一部分其實源于對衰老的恐懼。
而這種恐懼和前幾年娛樂圈對“少女感”的病態追求是一體兩面的。
無論是三十多歲還是四十多歲的女明星,大家都默認她們要以無可挑剔的少女狀態出現,皮膚必須吹彈可破,臉上一定要毫無操勞的痕跡。
賣座的影視劇里,女主角也一定是瞪著無辜雙眼,裝癡扮傻的少女。 女演員一旦 接媽媽類的角色,基本就等于自愿放棄“少女感”這張通往大紅大紫的門票了。
當你親眼見證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向“少女”們的時候,觀念是很難不被影響的。
之前惠英紅在《無限超越班》里當導師的時候就講到過這個問題。
她在討論薛凱琪的轉型困境時就點明了一個問題:女演員不能演一輩子少女的,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該有的味道和狀態。
但前幾年的大環境讓女演員們不敢去探索和釋放成熟韻味。 她們只能在將近四十歲的年紀重復出道時演過的角色,頂著厚重的濾鏡一遍一遍地在古偶劇里談情說愛。
女演員們對媽味的恐懼,另一部分則是源于國產劇母親角色的單一。
要么,就是任勞任怨、老牛一樣吃苦耐勞的傳統母親,一分錢要掰成兩半花,恨不得為了家庭燃燒自己。雖然偉大,但卻帶著舊時代的陳腐氣息。
要么,就是尖酸刻薄的厲害媽媽。在家要雞娃,在外要斗小三,十項全能但性格暴躁。
再要么就是嫌貧愛富,滿臉都寫著算計的,再壞一些的還會對女兒敲骨吸髓來貼補兒子。
說起來母親角色也不少,但許多都只能算是影視作品里扁平的鑲邊角色。女演員們不愿意演這樣的媽媽,也算是情有可原。
-gogoboi-
為什么現在流行演媽了?
但這兩年,我卻明顯地感覺風向變了,女演員們不再“談媽色變”,甚至有很多人靠著媽媽的角色成功升咖。
張小斐,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2021年,在那部斬獲了54億票房的現象級電影《你好,李煥英》里,張小斐飾演的媽媽李煥英就是一個跳脫出刻板印象的母親形象。
她固然為了家庭做出了犧牲,但卻并不是一種苦大仇深的形象出現。
她的溫情和柔軟是包裹在喜劇外殼里的流心,她的鮮活俏皮和她的寬厚母性一樣明顯。
當時35歲的張小斐也因為這部電影一夜之間成了“國民媽媽”,資源全方位飛升。換作五年前,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
另一個更近一些的例子是蔣欣。她最近靠著年代劇《小巷人家》里的宋瑩一角,再次結結實實地火了一把,甚至掀起的聲勢比華妃時期更盛。
這個潑辣、果敢,還有點臭美的媽媽,和以往年代劇里典型的自我犧牲型媽媽有著天壤之別。
《 小巷人家》第一集里,宋瑩就貢獻了一個名場面:大半夜的,她帶著孩子敲開了書記 家的門,撂下一句狠話:“不給我分房,孩子就住你家”,然后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孩子在陌生人家里嚎啕大哭,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得半天合不上嘴。這就是宋瑩和孩子商量好的分房苦肉計,幸運的是這招也確實 奏效了。
就這樣短短一個場景,宋瑩的形象就變得立體生動。
她雖然是廠里的“勞動積極分子”,但卻并不老實迂腐,相反,這是一個極其狡黠的女人,腦袋靈活,敢想敢沖。
她的身上有太多年代劇里的非典型母親特質了。她臭美愛打扮,花錢爽快大方,在她看來“掙錢就是要花的,女人嘛要對自己好一點”。
而且她并不是那種為了孩子失去自我的媽媽,在劇里她說過:“當媽的偶爾吃頓好的,又不犯法,不是什么時候都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
如果說國產劇1.0時期的媽媽是自我犧牲的圣人,2.0時期的媽媽是三頭六臂、兼顧家庭事業的能人 。
那蔣欣演的宋瑩就是一個國產劇3.0時期的媽媽角色:她們有瑕疵、有個性,是個有血有肉的真人。
當影視作品里的媽媽形象變得立體豐富有縱深,演媽對于女演員來說就自然不再是洪水猛獸了。
同樣,演媽這件事之所以能流行起來,和審美的變遷也是分不開的。2024年,真的能算作是內娛中女時代的起點。
光是以中年女性為主題的封面拍攝就能數出不少來。
大家好像如夢初醒一般意識到:原來女性的魅力可以是多元的、不被年紀所限的。
青春懵懂的少女之美固然是美,但大氣舒朗的中女之美也是一種美,這兩種美是不分高下的。
-gogoboi-
希望媽味能成為一個褒義詞
前陣子《再見愛人》里的麥琳被罵上熱搜時,很多人形容她的一個詞是“媽味”太重。
所謂的“媽味”在這個語境下,一方面指的是她的過度節儉,沒苦硬吃;另一方面指的是情感勒索和過剩的控制欲。
大家覺不覺得,這些形容很耳熟? 前幾年的電視劇里,不是到處都是這樣的母親角色嗎?
《都挺好》里蘇明玉的媽媽、《歡樂頌》里樊勝美的媽媽、《安家》里房似錦的媽媽……全都是這種討人厭的人設。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角色的批量出現,才讓如今的“媽味”成了一個公認的貶義詞。如果說“爹味”是一種對上位者的調侃,那么“媽味”這個詞里含有的貶義多少讓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了。
誰知道呢,說不定隨著影視作品里鮮活生動的母親角色大量出現,“媽味”有一天會成為一個褒義詞。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文字:tt
編輯:宇博
圖片:Anna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
想常常看我的文章,就去我的主頁標個~
想看會動的我,就關注這些視頻賬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