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倩》正在上映中。據貓眼專業版,截至12月16日14時的總票房為1180萬元。不出意外,這將是2024年最后一部撤檔后重新上映的影片。
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19部影片撤檔,撤檔后在年內重新上映的影片有9部,占比不到一半。
數字表明,2023年我國共生產故事片792部,其中公映的影片有五六百部。按此規模計算,2024年20部左右的撤檔影片,應該說屬于正常范圍。今年春節檔4部影片撤檔,一時間有2024年為“撤檔元年”的說法,如今看來,有些夸大。更何況,像集體撤檔的現象,也不是今年才出現。
9部撤檔后重新上映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我們一起搖太陽》,最終總票房為2.76億元;票房最低的《倒倉》,僅有327萬元。《我們一起搖太陽》從今年的春節檔改到清明檔之后,票房確實有所增加,但與導演韓延前兩部作品《滾蛋吧!腫瘤君》(2015年,5.1億元)和《送你一朵小紅花》(2021年,14.32億元)相比,還是低了不少。可以說,今年撤檔后重新上映的影片,基本上票房都不理想。
2014年兩次撤檔的《戰狼》成了爆款,取得5.4億元票房;2017年撤檔的《芳華》最終票房15億元;2019年撤檔的《八佰》最終票房31.1億元;2019年撤檔的《少年的你》最終票房16億元。為何以前撤檔能不時產生爆款,如今撤檔卻風光不再?
細分起來,電影撤檔,大概有三種情形:影片官宣上映日期后改檔;臨近上映甚至在原定公映當天宣布撤檔;正式上映后下映再選擇新檔期二次上映。
目前看來,第一種情形比較容易得到觀眾的原諒。畢竟,這多少體現了出品方精益求精的態度。《戰狼》原定于2014年年底上映,但因為3D制作等原因,沒能按時上映;第二次定下上映日期后,吳京又修改了電影,導致影片需要重新報審。兩度改檔的《戰狼》最終成了知名IP,也為第二部拿下56.9億元的高票房奠定了基礎。今年暑期檔的《野孩子》,原來已官宣提檔,由于“后期進度原因”撤檔。9月重新上映后,取得2.41億元的票房,在今年撤檔重映影片中位居第二。
這樣的撤檔,在好萊塢也不鮮見。比如由于編劇罷工,《阿凡達》續集的上映計劃被打亂,《阿凡達3》《阿凡達4》《阿凡達5》的檔期延后了一到三年。
以往大多數影片撤檔屬于第二種情況,即上映前幾天或當天撤檔。與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不少影片選擇了正式上映后下映再選擇新檔期二次上映。但從今年的票房數據看,改檔易,改命難。多數影片,要么重新上映后票房不理想,要么至今未能確定上映日期。
個中原因很簡單,“正式上映后下映,再選擇新檔期二次上映”的撤檔,在觀眾看來,是屬于“打不贏就撤”,是片方對影片質量缺乏底氣。一部連自己都打動不了、連自己都沒有信心的影片,又如何能打動觀眾、吸引觀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