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梳樓
當殷夫人抱著渾身是刺的哪吒魂飛魄散,說出“娘永遠愛你”時,很多人都看哭了。
穿著20年前的舊外套,悄悄坐在角落里的李愛琴,看到這一幕也掩面而泣。她的吒兒,終于長大了。
李愛琴就是哪吒2導演餃子的母親。正是這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用1000元退休金默默支持兒子啃老三年,讓餃子創造了中國動畫史上的奇跡。
而餃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致敬了自己的母親。哪吒中的母親叫殷夫人而非李夫人,蹋毽子被踢出內傷還強忍著說“再來一次”,這些都是餃子對母愛的投射。
尤其是哪吒被下穿心咒,肉身近乎迸裂時,殷夫人深情地抱住渾身是刺的吒兒說,“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賦予了哪吒掙脫世俗偏見的驚人力量。
我們都知道,所有藝術人物都有原型。而導演餃子的母親李愛琴就是哪吒中的殷夫人原型。隨著哪吒2不斷刷新中國甚至全球影史,他的成長經歷也被公眾關注和解構,并引發討論。
事實上餃子背后站著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母親李愛琴,一個是他的妻子李夢琳。一個對他生活上精神上無條件包容支持,一個是對他專業上美學上給出了天花板級的構建和創新,都非常重要。
今天我們只說他的母親李愛琴。李愛琴是50年代生人,與丈夫都是四川瀘州的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丈夫去世后,她每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面對兒子的棄醫從畫,她還是選擇無條件支持“靜待花開”。
餃子本名楊宇,1980年出生。小時候就熱愛畫畫,但因為家庭條件一般并沒有受到專業培訓。1999年高考時他聽從父母建議,以近700分考入考入華西醫科大學。當時這個分數上個清北都沒問題。
2002年,大三的餃子無意中接觸到MAYA,便一發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畢業后他成為一家醫院的藥劑師,但因為對動畫的熱愛讓他放棄這份體制內的工作,跑到一家廣告公司當了動畫師。
但繁重的工作無法讓他專心投入創作中。他不得不選擇辭職。辭職就意味著失去了經濟來源,禍不單行的是父親意外去世,只剩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但李愛琴并沒有埋怨兒子的選擇,全力支持他追逐夢想。
然后用1000的退休金無條件支持了兒子3年零8個月。這段時間餃子的活動范圍基本上就在客廳,直線距離不超過10米。最后連親戚都看不下去了,當面質問李愛琴,“你兒子快30歲了還靠你養著,不丟人嗎?”
面對這種“啃老”的眼光,李愛琴回應很平靜:“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我相信他。” 這些風言風語自然也傳到了餃子耳朵里。他跟母親說要不我還是出去工作吧。但李愛琴卻安慰他:“想清楚了就去做,大不了我養你一陣子”。
為了讓議論紛紛的鄰居閉嘴,李愛琴還特意邀請鄰居到家里做客,展示兒子電腦里密密麻麻的動畫分鏡圖,自豪地說:“我兒子在造一個世界”。正是這份發自內心的包容和欣賞,給了包子巨大的底氣,也讓他最終成就了自己。
為了供養這個別人眼中的“巨嬰”,李愛琴獨自承擔起一個家庭的生活重擔,并把僅有積蓄拿出來給兒子買了一臺二手電腦用來做特效。每天清晨步行去菜場搶購特價菜,有段時間母子倆的主菜就是青菜燉豆腐。
五年沒有買過新衣服。吃飯的餐桌破損嚴重,李愛琴就用別人淘汰下來的窗簾做成桌布鋪上。后來餃子在哪吒2中特意在殷夫人的服裝中加入粗布補丁這個細節,就是為了致敬母親“破而不敗”的精神。
母親的無條件支持,成為楊宇專心創作的強大鎧甲。這份堅持源于一個母親對于孩子的信任, 當餃子用一臺破電腦終于完成處女作《打,打個大西瓜》時,李愛琴只問了兒子一句話: “你快樂嗎? ”
這句話后來幻化成《哪吒2》中殷夫人的那句臺詞:“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而餃子也在采訪中談及母親:你們看到的是哪吒不服命,我看到的則是母親不認命。
所以我們回過來頭來哪吒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大三棄醫從畫,如此不務正業,有多少當媽的能允許?工作后辭去體面的醫院工作,回家搞動畫,又有多少當媽的會接受?在家啃老近4年,又有多少當媽的不崩潰?
所以餃子的背后,站著的是一個能夠超越世俗偏見的偉大母親。她雖然不懂動畫,但她懂自己的兒子。《哪吒》爆火后,記者普問餃子:“一路走來靠的是什么” 。餃子的回答就一句話:我媽從沒說過“你不行”。
如果餃子換到其它的家庭,如果餃子的媽媽不是李愛琴,或許就沒有今天我們知道的餃子,更不可能有中國電影殺入好萊塢霸榜的全球影史前十,更沒有我們全國人民每天刷榜看升國旗創造的奇跡。
哪吒1的精神內核“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及哪吒2中的經典臺詞: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僅僅是熱血沸騰嗎?看了餃子的成長經歷你就會發現,這很餃子。
這種包容與愛,是絕大多數中國式家庭做不到的。更多的父母都是撥網線、收手機,用自己的經驗和偏見給孩子戴上一個個“金箍咒”,逼著孩子按自己想象的方式去成長,去生活。
而餃子媽告訴我們,陪跑比教導更重要,容錯比糾錯更重要,信他比管他更重要。你只需要給孩子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放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不是同理么?那么多城市反思為什么出不了杭州六小龍,那你們有沒有問問自己,你們怎么包容,怎么支持的?
最后用《中國新聞周刊》對餃子媽的一句評價收尾:她不是教育家,卻用包容詮釋了最好的教育。
她用1000元退休金,實現了對中國動畫的托舉。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