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兒 今日報道
2月21日消息,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中制協名譽會長,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小剛發表了對短劇的看法,我們摘錄關鍵信息,供大家參考。
尤小剛,1952年5月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制片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名譽會長。
關鍵信息如下:
首先我認為大家都受到微短劇興起的影響和沖擊,但我覺得微短劇不是洪水猛獸,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這是一個敘事發展的必然,需要研究微短劇的創作規律是什么、它對我們整個敘事文化的發展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它怎樣才能健康發展。我覺得這就像繁體字變成簡化字,文言文要向白話文發展一樣,不是什么洪水猛獸,也沒有必要那么害怕。
微短劇要提升、要變化,電視劇也要在創作上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不可避免的。我覺得這是傳播業態的技術發展和受眾習慣的變化導致的一個必然變化,也是我們整個影視行業的變局和升級機會的來臨,我們應當有信心,這是一件好事,絕對不是壞事。
目前我們講爽點劇,豎屏的一到三分鐘的,嚴肅說還不是叫文藝作品,是情緒宣泄的作品,不用當洪水猛獸,它也在變化中。在向敘事內容的提升中。我們的長劇同樣要考慮到由于傳播媒體的變化、傳播渠道的變化、觀眾接受習慣的變化而帶來觀賞心理的變化,所以起承轉合40分鐘這樣的習慣性創作恐怕是要被替代的。40分鐘的劇,我們現在講這種劇是庭堂級的,觀眾不看等于沒有。
我覺得在目前的狀態下,6-12分鐘一段戲就差不多。將來的短劇,一定會向橫屏化發展,不會總是在豎屏狀態下。因為人的眼睛是橫向的,構圖的最佳狀態是橫的,不是豎的。因為人不是馬王爺三只眼。
新腕兒畫外音:尤總這個判斷可能沒有考慮到傳播渠道的變化,目前豎屏是適合手機上的大屏播放,在電視上、電腦上看橫屏,確實符合眼睛的特征和舒適度,但是在如今手機終端普及的情況下,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拓展性,豎屏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而且眼睛已經非常適合手機的屏幕,所以說你眼睛是橫的就會習慣橫屏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尤總這個判斷我們完全不認同。
我們要認真地研究微短劇給我們帶來的沖擊,為什么微短劇是1-3分鐘,當然1-3分鐘的東西是情緒宣泄式的,不具備敘事的功能,那它的敘事是源自于什么呢?調研的結果是源自于我們龐大的網絡小說的資源,因此翻轉翻轉再翻轉,題材也是很局限。
另外,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產業閉環。剛才龔宇也說了不要排他性,其實平臺都排他,我們的電視臺就是中心化的,我們的視聽平臺也是中心化的。
新腕兒畫外音:
龔宇昨天炮轟紅果濫用支配地位排他,尤小剛的說法有意思,他說平臺都是排他的,電視臺和視聽平臺也是中心化的。
了解短劇,請關注新腕兒。
加入新腕兒社群請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