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女人醒來跟丈夫說早安。
丈夫的回應是:
一個清脆的耳光。
但女人沒反抗、沒憤怒、沒不解,臉上甚至看不到一絲情緒。
而是自然地拿起梳子梳頭,穿鞋下床,收拾被子,洗漱,換衣服,再系上圍裙。
接著,給一家6口人做早餐。
這是1946年,意大利普通女性一天的開始。
誰能夠想象,明天會怎么樣:
還有明天
C'è ancora domani
2023年,意大利票房冠軍。
人口總數不到6千萬的國家,有至少500萬人看過這個電影。
你可能很好奇,人家的票房冠軍怎么長這樣:
黑白片,沒有大場面,也不是合家歡。
但想想也合理。
女主寶拉·柯特萊西,你可以理解為“意大利賈玲”。
她是國民喜劇女星,前有《人艱不拆》《特工媽咪》《高速路上一只貓》等多部同時作為主演和編劇創作的電影。
《還有明天》是她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作品。
但你以為意大利觀眾看這部片,都是沖著她的人氣嗎?
同樣是女性視角,同樣是一段揪心的母女情,寶拉·柯特萊西所講的故事,絕不是簡單的懷舊和治愈。
這是宣言。
是行動綱領。
更奇妙的是,竟然它還是一部喜劇。
01
痛苦,已經成為了日常。
女主迪莉婭(寶拉·柯特萊西 飾)的苦是來自方方面面的。
家庭、社會、暴力……
她要養育三個孩子:
勤勞懂事,卻不能上學的大女兒;兩個滿嘴臟話、不懂禮貌,卻享受著“少爺”待遇的小兒子。
她還要照顧臥病在床多年的lsp公公。
這個老頭身體雖癱,心卻不癱,迪莉婭每天伺候他吃喝拉撒時,都要遭他“咸豬手”的猥褻。
當然了,迪莉婭還有一個小肚雞腸、貪婪霸道的丈夫。
他不允許妻子接受陌生人送的巧克力,自己卻隔三差五跑出去找女人。
哦對了,他還熱衷家暴,且每次家暴的緣由都是……沒有緣由。
馬桶堵了,打她。
盤子碎了,打她。
陌生人送了一塊巧克力,打她。
在這樣的環境下,迪莉婭每天除了要操持全家人的生活,還要進城打好幾份零工。
早上去給有錢人家的老人打疫苗,中午去雨傘店做修傘工,下午去紡織廠洗床單,晚上還得在家兼職做一些針線活,等第二天一早拿進城里的店鋪換錢。
這些零工也處處是壓榨。
比如修雨傘這份工作,迪莉婭干了三年,拿到的工錢還沒有新來的小白多。
她問老板憑什么,對方答:人家是男的。
在彼時父權制根深蒂固的意大利,男性不只是性別,更代表了身份、地位、捷徑,甚至是一種“能力”。
迪莉婭的丈夫和公公都對自己擁有這種“能力”引以為傲。
這對父子有一段震碎三觀的對話,發生在迪莉婭被丈夫家暴之后。
老頭對兒子說:
聽老爸一句勸
你不能一直打她(迪莉婭)
否則她會習慣的
偶爾狠狠地打一次,讓她長記性
我就是這么對你媽媽的
你見過她回嘴嗎
他們是毫無情感的施暴者,理所當然地行使和“維護”著自己的暴力。
但這部電影對女性壓迫的部分,處理得很有意思:
暴力的呈現并不殘暴,傷痛也在暴力發生的同時,即刻被消解了。
從電影的第一場戲開始,這種“消解”就無處不在。
比如開頭提到的早安耳光,迪莉婭被丈夫打完之后,仿佛無事發生,不動聲色地開始一天的忙碌。
明明是那么直白的壓迫。
但畫面卻和諧到,當復古歡快的爵士樂響起時,你會忍不住猜,她被扇完耳光后,下一秒是不是要跳起舞來?
后面還真的跳了。
有一段“大型家暴現場”,丈夫雖然對迪莉婭揮著拳頭和巴掌,我們卻聽不見任何毆打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畫風詼諧的意大利舞曲。
這場殘酷的家暴,瞬間在這段音樂的配合下,變成了一段有些幽默的“雙人舞”。
而迪莉婭被毆打流出的鼻血,和脖子上被掐腫的淤青,全是用5毛特效做出來的,看起來很假。
這種“假”。
這種被5毛特效做出來,2秒鐘后突然又消失的鼻血和淤青。
不就是那些長久以來被主流社會漠視和否認。
深深烙在女人心靈,又被無足輕重地抹去的傷害?
這種悲喜結合的創作手法,是寶拉·柯特萊西從祖母的傳記中汲取而來的靈感。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她經歷過太多殘酷。
但寶拉記得,無論她在講述多么痛苦的事情時,臉上都帶著微笑。
她突然發現,喜劇不是一種你選擇的形式。
而是痛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代表著她們的勇氣。
也代表著你看到的所有歲月靜好背后,都可能爬滿了虱子。
于是,柯特萊西選擇了黑白的電影色調,讓故事以一種“過去式”的形式呈現。
讓鮮活、有生命力的女性,重新回到她們自己的視野。
02
可能還是免不了有人會問。
她們既然要忍受壓迫那么多年,為什么不選擇離婚?
要知道,直到1970年12月1日之前,離婚在意大利還是非法的。
其實,女主不是沒想過改變。
尤其是當她不知如何面對女兒時。
電影中的大女兒既心疼母親迪莉婭一次次挨打,又為她一次次的逆來順受感到憤怒。
女兒曾聲嘶力竭地問她:“為什么你要這樣對自己?你為什么不離開?”
迪莉婭在漫長的沉默后,無奈地輕聲反問女兒:“我該去哪?”
這一刻,一直沉溺在苦難中的女人,眼神突然復雜起來。
原來迪莉婭一直都清醒而自知,多年的逆來順受和隱忍,只不過是她在自欺欺人的樂觀。
畢竟這樣的樂觀,是把日子過下去的方式。
她當然知道自己應該反抗。
但。
不是她不為,而是她不能。
那個時代沒有給過普通女性發起反抗的權利,迪莉婭能做的,只有在隱秘的內心深處,一步步另辟蹊徑,試圖找到“解脫”的方法。
盡管一開始,這些方法并不是那么的“獨立”,也沒有多么的“女權”。
比如,她希望女兒能盡早嫁給出身中產階級的男友,擺脫不堪的原生家庭,過上好日子。
為此,迪莉婭瞞著丈夫偷偷存了一筆私房錢,準備用來給女兒買婚紗。
又比如,十幾年前錯過她的初戀男友(一個看起來很樸實的汽修工),如今說想帶她私奔,重新開始。
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迪莉婭心里泛起波瀾,臉上是難掩的期待。
可把未來寄托在別人(尤其是男人)身上的夢,往往都有一個特點。
易碎。
女兒終于訂婚后,迪莉婭才發現一向性格溫柔的準女婿,竟也和丈夫一樣,是個暴躁易怒、控制欲極強的男人。
她意識到,自己努力促成的婚事,很可能會讓女兒走向另一個殘暴、壓迫、痛苦的深淵,成為又一個像她一樣不幸的女人。
她不再期待另一個人來拯救自己,而是把攢下來準備買婚紗的錢,全給女兒拿去讀書。
此時此刻,迪莉婭比任何人都知道,女兒最需要的不是一段美滿的婚姻,而是一個上學的機會。
唯有這條路,她可以靠自己走出去。
即便未知。
即便漫長。
03
Sir對《還有明天》比較欣喜的一點是,它所呈現的女性主義,是在真實的基礎上,打破了傳統女性敘事的僵局。
或許是直面女性議題的文藝作品,往往都太壓抑了:
比如描述女人墮胎之痛的《正發生》,不僅在觀感上一刀刀剜人身心,更是把女性飽受屈辱的命運血淋淋地甩到了觀眾的臉上。
比如女性被男人拐騙、當成發泄欲望和暴力的工具,囚禁了7年的《房間》,殘酷到每一秒都在挑戰觀眾對苦難的忍耐力。
又比如講述了在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女性不得不被“傳統美德”和“分內職責”道德綁架的《82年生的金智英》。
我們去思考困境,然后呢?
觀眾在接受一次次“痛”的洗禮后,更期待著發生點不一樣的劇情。
于是《還有明天》來了。
當鋪天蓋地的“大女主”殺到熒幕上時,大家才那么的興奮,因為她們復仇、強大、沒有雌競,這些元素堆砌起來的,是酣暢淋漓的爽。
但。
很少有人可以說清,平凡的力量,從何而來。
電影中一個頻頻反轉的懸念:
女主收到了一封信。
拆開一看,頓時喜上眉梢。
到底是什么能讓她樂成這樣。
一封情書?
女兒的錄取通知書?
還是突如其來的一份遺產?
我們有各種猜測。
在電影的最后,她換了一身新衣服,涂上口紅,把那封信放進包里,讓閨蜜替自己打掩護,然后鬼鬼祟祟地、迫不及待地出門。
像極了要去私奔的女人。
但,迪莉婭并沒有去碼頭或者車站,而是奔跑著前往國體公投所(意大利議會選舉投票的地方),終于,謎底揭曉:
她手里攥緊的那封信,不是什么情書。
而是屬于意大利女性自己的第一張選民卡。
它代表了她和她們,在忍受漫長的被剝削和被壓迫之后,終于可以拿回掌握自己身體、思想決定權的一次機會。
1946年6月2日至3日。
1300萬意大利女性在這一天鄭重地投下了屬于自己選票,她們有了提出意見、疑惑、反對的權利。
也許在那個當下,這張選票并不能改變什么。
也許回到家,她們仍要一如既往地忍受生活的屈辱。
但她知道。
她還能掌握自己的明天。
這明天,并不只屬于女人,它也屬于整個國家,每一個人。
時間在1946年,二戰剛結束不久,盟軍的美國大兵還在羅馬街頭執勤。
直到最后女主奔赴投票箱的時候,我們才明白。
原來,那個生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女人,也就像法西斯時期的意大利。
原來,看似普通的對話,也都是伏筆。
在暴力之下,滋生的也只會是自私卑劣。
片中一個細節。
當姐姐要出嫁時,兩個小男孩的第一反應:姐姐的床歸我了。
就連爺爺去世了,他們也同樣興奮:我能有新房間了。
是不是很幽默,很諷刺?
小孩原本是單純的。
但有這樣的父親,這樣的爺爺,潛移默化之下,說出這樣的話你又完全不覺得奇怪。
面對這樣的情況,女主沒有反駁,沒有批評教育。
因為她知道,不改變環境,人性中的劣根,就會代代繁衍。
所以她投出的那一張票才格外動人。
逃跑或許有效。
但為了女性,也為了后代,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未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明焉過春天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