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吃醋做一頓餃子,為賀禮燒一座煙房,餃子沒吃到嘴里,鴉片迷醉進鼻腔。為不老打一管針劑,為隱形做一件衣裳,不老卻主動求死,隱形卻光著皮囊。漢奸跪在地上如狗,俠客飛上屋檐如鴿,誰睡在喪鐘里不醒,誰僵在火海里失聲。躲得過愛情的子彈,拔不掉仇恨的齒牙,北平本是一座孤島,海水退去便是江湖。
這是豆瓣網友西樓塵模仿姜文作品《邪不壓正》筆鋒寫的文學短評,從中可以見得當今影壇筆鋒之細膩、用詞之尖銳、隱喻之深刻,姜文乃個中翹楚。
姜文原名姜小軍,河北唐山人,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科班出身。他在電影方面的天賦過人,加之技癢難耐,便持起了手中的攝影機開始了獨立創作,至此改名,單字一個“文”。
要說姜文的故事還得從他的表演生涯講起。
1986年,身為新生代演員的姜文就獲得與謝晉導演合作的機會,與劉曉慶共同主演了電影《芙蓉鎮》。那次表演對他的生涯影響是巨大的,姜文充分了解了謝晉導演的電影技法以及藝術思想,并將其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此外,他還與年輕的劉曉慶有過一段風花雪月,可惜最終分道揚鑣。
電影《芙蓉鎮》劇照
1988年,初出茅廬的新人導演張藝謀在謝晉的推薦下認識了姜文,二人進行了一次藝術思想的大碰撞,一拍即合成為了摯友。張藝謀的美學配上姜文的表演共同鑄就了電影《紅高粱》。從那之后,二人聲名鵲起,在影視界贏得了巨大的聲望。張藝謀完全置身于導演工作,而姜文繼續向各大導演汲取養分,在實戰中養精蓄銳。謝飛,馮小剛,田壯壯等導演的不同風格都被姜文汲取了精華。
電影《紅高粱》劇照
直到1994年,姜文終于開啟了導演生涯。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可謂是驚世駭俗,甚至被很多影迷奉為華語神片之一。姜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繪了一首青春的贊歌:“那青春的故事總發生在夏天,炎熱的天氣使我們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欲望,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我,陽光太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那些青春我們已然記不清,只得自行添加回憶,所以青春的主角總是我們,至少我們總以為是我們。
《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姜文名聲大噪,看似天才的背后是十年的學習與思考,說是苦盡甘來也不為過。但姜文的腦子確實好使,即便有這樣的神作問世他仍不拘泥現狀。《陽光燦爛的日子》只是他對自己青春的緬懷。
《陽光燦爛的日子》海報
1997年,姜文又和張藝謀合作了《有話好好說》,“謀氏喜劇”橫空出世,姜文也一改之前五大三粗的農夫形象,出演了一名都市青年。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姜文意識到了,所聞所見不一定是所得,話里還能有話。
2000年,姜文第一次用自己的電影刺破鐵籠。一部《鬼子來了》讓觀眾真實面對了歷史中淋漓的鮮血,也直擊了那時慘淡的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河北掛甲臺村的農民馬大三在日本人的統治下過著平靜的生活。一個晚上,游擊隊綁架了日軍陸軍士兵花屋小三郎和翻譯董漢臣,把他們捆綁塞入麻袋放在馬大三家里,并吩咐其好好看管,幾天后的大年三十來帶人。馬大三和村民戰戰兢兢地看守兩人,花屋小三郎和董漢臣數次發出求救信號,皆被村民化解。半年過去了,村民們擔心事情暴露,卻又不敢把花屋等放了。由此引起了一段荒誕可笑又耐人尋味的故事。
面對著抗戰時期東北農民的愚昧與軟弱,姜文巧妙的將黑色幽默融入其中,用一種表面荒誕實則寫實的方式展現了中國人的劣根性。人們從小就學習“人之初性本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可當侵略者來到時,他們不會說“大哥大嫂過年好”,他們只會把不長眼的槍子當作禮物送給人們。這才是姜文真正想拍的,他想拍醒人們,人的劣根性至今仍存,上天不會悲憫善良的人,唯有判斷力能自救,而判斷力從何而來?學識!姜文的電影的內涵似乎有著魯迅先生的影子。筆者看完此片后久久難平,它讓人反思自己是否也會被一時的善舉迷了雙眼。
《鬼子來了》劇照
《鬼子來了》雖然在業界獲得了極佳的反響,但因為諷刺過于辛辣,而且有大量血腥場面和不雅臺詞,曾被禁播,一直到2010年后才進入大眾視野。這樣一部黑色幽默,姜文自己的不吐不快之心終是落了地。但是,隨著認知和境界的提高,姜文越發覺得自己還有東西想說,還得拍。那之后,姜文便又鉆進了創作中,開始著手準備“姜文四部曲”。
2007年,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政治諷刺片《太陽照常升起》被鬼才導演呈上。姜文稱這部電影為上天的禮物,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全片由四個小故事構成,反映了新中國剛成立時的四幅時代光景。整部影片運用了多個隱喻,每個角色都象征著不同的人群,或激進、或保守、或大步向前、或固步自封。每個物象背后都是那個時代的聲音,他們在吶喊、在呻吟、前路黑暗、命運多舛、道阻且長。大師久石讓的同名配樂伴隨著片中那一抹斜陽灑在石子路上,讓影片增色不少。
順便一提,姜文在拍攝此片時與自己命中注定的女人相識了。周韻,一個天生的“姜文式電影”女主,她那深厚的臺詞功底、靈動地表演、清秀的外貌俘獲了姜文的心。同樣,一表人才的姜文也憑借自己的才華橫溢征服了周韻。后來,姜文的每部電影都可以看見她的身影。不過,《太陽照常升起》一上映就被扣上了“難懂,墨跡,故事講不清”的帽子。從那時起,姜文決心要拍一部給大眾看的并且都能看懂的電影。
周韻
2010年,姜文最出名、最“好看”的作品《讓子彈飛》上映了。這部被許多影迷奉為大陸電影top1的佳作有何魔力?
話說民國年間,花錢捐得縣長的馬邦德攜妻及隨從走馬上任,一行人吃著火鍋唱著歌,好不快活。可是途經南國某地,遭劫匪張麻子一伙伏擊,隨從盡死,只夫妻二人僥幸活命。馬邦德為保命,謊稱自己是縣長的湯師爺。張麻子思索之下化身縣長,帶著手下趕赴鵝城上任。有道是天高皇帝遠,鵝城地處偏僻,一方霸主黃四郎只手遮天,全然不將這個新來的縣長放在眼里。但這麻匪可不像真縣長那樣講道理,這錢他要掙,還得是黃四郎的錢,這縣長他要當,還得當的堂堂正正,風風光光。原本只想賺錢的馬邦德,怎么也想不到竟會被卷入這場土匪和惡霸的角力之中。鵝城上空愁云密布,血雨腥風在所難免,兩方勢力各展其能。
本片不像《太陽照常升起》那樣晦澀難懂,反有一些“馮式喜劇”影子,不僅好看,甚至可以被稱作爆米花電影。本片充滿了姜文最原始的風格:奔放的故事信馬由韁,暴力與欲望橫飛,俠骨與柔情并存。但完全沒有以往的深意了嗎?顯然不可能。鵝城中有一群飄搖不定的老百姓,一個張狂跋扈的黃四郎,一幫卑躬屈膝的奴才,一行有勇有謀的理想主義麻匪,一個唯利是圖的馬邦德,一個氣壯山河的張牧之。最終,百姓仍蒙在鼓里,黃四郎不知去向,奴才們尋找新的主子,師爺死了,就只剩張牧之一人仰望天空,頗有“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這部電影是姜文用才華書寫的豪情萬丈的詩。
《讓子彈飛》劇照
到了2014年,似乎是在“罵人”的《一步之遙》上映了。
上海法租界,為了幫助上海灘最具權勢的武大帥的兒子武七洗錢,馬走日和華人警督項飛田主辦了第三屆環球花國大選公開賽,邀請了73個國家的佳麗參加。這里“罵”的是,亂世的紙醉金迷,選個妓女都分冠亞軍。
總決選上,三強佳麗各顯身手,在大賽黑幕重重的情況下,最終完顏英獲勝,也讓馬走日和項飛田成為上海灘炙手可熱的人物。正當整個上海為完顏英的當選而瘋狂時,傳來了完顏英被謀殺的消息,馬走日成為頭號懷疑對象。項飛田把捉拿馬走日當作加官晉爵的籌碼,武大帥一家則在輿論的最頂峰時期拍攝了一部《槍斃馬走日》。這里“罵”的是,電影人與媒體為了一己私欲不惜改寫歷史黑白顛倒。
計劃順利地進行下去,結果本該是替身的馬走日卻誤打誤撞成了真的馬走日,馬走日便真的被“槍斃”了。馬走日死了,武七的大業也算真的完成了。所以“一步之遙”指的正是武七成為上層階級的這一步,用藝術賺大錢。
2018年,姜文拍攝了電影《邪不壓正》。這部電影仿佛是姜文覺得自己之前用力過猛,而給觀眾道了個歉。影片的內核仍是諷刺,但是相較前幾部力度小了很多。
電影《邪不壓正》主創合影
本片劇情很簡單,酷似馬丁斯科塞斯的《紐約黑幫》。“七七事變”前夕,華裔青年小亨德勒從美國回到北平從醫。他的真名叫李天然,十三歲那年曾親眼目睹師父一家遭師兄朱潛龍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滅門。僥幸逃生的天然被美國人亨德勒醫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極其嚴苛的訓練,而今他懷著絕密的任務踏上故土。一番糾纏紛爭之后,“七七事變”爆發,所有的矛盾迎來了決斷的時刻,李天然與朱潛龍最后的大戰一觸即發。
影片中有一段讓筆者印象很深,姜文出演的藍青峰問李天然,“你見過我幾回?”李天然答,“五回吧”。藍青峰又說,“我怎么記得是六回呢?你跟我見面次數太多啦!”這不由地讓人想到姜文一共拍過六部電影,而李天然說的五回應該是除去了《鬼子來了》——我們看到了,卻要假裝沒看見。
筆者認為,《邪不壓正》是姜文最后的吶喊。他做了引領者,撕開了舊社會腐朽的面具;又做了篝火者,帶了大批有為青年繼續思考救國之道;這一聲“邪不壓正”也預示是時候給年輕人自己探索的機會了。
《邪不壓正》是姜文最后的吶喊。
許多人喜歡把后三部作品歸類為“民國三部曲”,誠然,這三部電影的時間線似乎可以串聯起來。而筆者卻認為,應該將《太陽照常升起》也歸入此類變成“姜文四部曲”。這四部電影中的人物冥冥中有某種聯系。姜文想講的歷史,或許可以從這些人物中瞥見幾分。《太陽照常升起》中的阿廖沙,《讓子彈飛》中的張麻子,《一步之遙》里的馬走日,《邪不壓正》里的師傅都象征著有能力有想法的開拓者;《太陽照常升起》里的吳主任,《讓子彈飛》里的湯師爺,《一步之遙》里的項飛田,《邪不壓正》里的朱潛龍都象征著虛榮名利的經商者;《太陽照常升起》里的林大夫,《讓子彈飛》里的縣長夫人,《一步之遙》里的完顏英,《邪不壓正》里的唐鳳儀象征著民族資產階級;而《太陽照常升起》里的李東方,《讓子彈飛》里的老六,《一步之遙》里的武六,《邪不壓正》里的李天然正是屏幕前迷茫的青年。
姜文在新千年到來時曾說過,“中國對世界的偏見越來越小,而世界對中國的偏見越來越大。”那時起,他便開始以導筒為矛,刺破陰云密布的天空。如今,這泱泱華夏,科技進步功不可沒,思想進步同樣是重中之重,正需要姜文這樣敢說敢拍的導演,需要他一撇一捺地揭露,一字一句地諷刺。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志(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