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段周杰倫歌迷被“裝成演唱會工作人員的騙子”套走將近2萬塊錢的采訪視頻被曝光到網上,引發網友熱議。
前不久周杰倫杭州場演唱會也出現了需先充值488元VIP才能搶票的事件,歌迷們對搶票早已怨聲載道。這件事就像一根導火索,引爆了公眾對演唱會亂象頻發的爭議。
盡管這兩年國家已經出手,施行“強實名”治理一度猖獗的黃牛問題,但演唱會相關制度仍不完善,各種亂象還是層出不窮。
01
不走正規渠道,能買到票?
昨日,一段視頻曝光了有關演唱會的新騙術。視頻中受騙歌迷自述了事件的經過,原來因為沒搶到周杰倫杭州演唱會門票,他試圖通過別的途徑獲得門票,卻被騙了將近2萬塊錢。
4月14日,一個手持工作證、自稱是“工作人員”的人承諾以邀請函的形式安排這位歌迷和他朋友共計六人看演唱會,還帶他參觀了位于杭州“大蓮花”體育場的演出場地、后臺、工作人員辦公室,甚至為他講解了演出流程。
可是當歌迷把錢匯過去后這位“工作人員”就消失了,歌迷才后知后覺自己被騙了。
此前在3月18日,“周杰倫杭州場搶票需先充值488元VIP”一事登上熱搜,引發網友對演唱會亂象的熱議。
演唱會必須按照法律規定流程舉辦,但其背后有大量資本運作。周杰倫演唱會也遵循“強實名”的政策規定,這是社會對個人保障正當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的體現。如今出現先充值后搶票事件,應細究責任方的問題。
據悉,共有三個官方購票平臺是不需要充值搶票就可以搶這場演唱會門票,只有一個周杰倫官方粉絲社區平臺限制VIP購票且僅售99張。
據JayMe下載頁面介紹,該平臺是周杰倫官方粉絲社區App,由杰倫經紀公司杰威爾音樂獨家正版授權打造,周杰倫也曾通過視頻“認證”該平臺為其專屬App。
3月13日,JayMe曾在微博表示,周杰倫杭州演唱會搶票活動將在3月18-19日開啟。搶票條件是,在搶票日前開通價值488元的JayMe超級VIP,憑此身份和1wJ幣加演唱會購買權資格券才能開搶門票。
不過,此條聲明現已刪除。
JayMe平臺充值頁面顯示VIP共分為兩檔,普通VIP48元一個月,超級VIP488元一年,超級VIP只能以年付形式充值。
演唱會門票既然公開出售,作為消費者,就擁有平等購買演唱會門票的權利。通過設置預付會員費用等條件限制獲得演唱會門票的購買權,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再者,支付488元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搶到門票,只是增加了一個購票渠道,這種捆綁式消費的行為勸退了不少歌迷。
另一方面,“強實名”貫徹并不徹底,直到現在歌迷依然能從黃牛手中買到強實名演唱會門票,是從所謂的“主辦方”處拿的。他們聲稱與“主辦方”有“合作”,溢價嚴重到能比原價高出三倍不止,讓大量搶不到的票的歌迷寒心。
更有甚者,公然高價售賣門票,2000塊票面的內場票標價13090塊,讓歌迷望而卻步。
“強實名”是一把雙刃劍,若想真正杜絕黃牛倒票,仍需完善制度體系。
02
當實名制遇上天價退票費?
如今演唱會除了搶票渠道少、平臺混亂外,相關制度不完善也是歌迷們的痛點,“強實名”政策還在適應階段,導致退票制度存在很大爭議。
2023年9月文旅部正式發布“強實名”制度細則,明確要求每場演出每個身份證件只能購買一張門票,購票人與入場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購票后不能轉贈。
此舉有效遏制了當前演出市場中“黃牛”炒票倒票、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的行為,從而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從2024年開始,國內95%以上城市都落實了電子票“強實名”政策,退票手續費按照距離演出時間遠近進行嚴格劃分,演出前一周不支持退票。
從整體看,“強實名”是一項利大于弊的措施,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集中體現在退票制度上。
據悉,有網友在社交平臺透露自己原價1399塊錢的門票退完只剩288塊錢,天價退票費讓人瞠目結舌。她在購票當晚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后決定住院,因此向購票平臺申請退票,而對方回復需扣除80%的手續費。
為了避免高額手續費,她向平臺提供了住院證明,對方先同意后拒絕,上演了出爾反爾的好戲。最終這名網友不忍心浪費上千元的門票,無奈帶病去看了演唱會。
此事一經曝光,引發許多歌迷的共鳴,質疑對退票時間的設定是否合理。
另一位網友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她購買的門票也屬于“強實名”類型,由于家里長輩突然去世無法如期前往演唱會,她只得向購票平臺發起退票申請。
然而平臺先是要求她提供親屬死亡證明,收到證明又開始“踢皮球”把責任推給演出方,最后回復拒絕退票。網友通過公開渠道退票無果,不得已撥打12345熱線尋求幫助。
消費者因家庭變故或身體生病等原因申請退票,出示相關證明后對方卻拒絕退票,是否合理?對此,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專家稱:消費者購買演唱會門票后,相當于和售票方簽訂了消費合同,正常情況下雙方都應該遵守合同約定。但如果有一方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履行合同,則可以解除合同。比如親人去世這種重大的家庭事件,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法律上來說,消費者都有理由提出解除合同,不用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如果銷售方或票務公司規定票一經售出概不退換、概不改簽,則涉嫌為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即俗稱的‘霸王條款’,這明顯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而減輕了經營者的責任。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由此可見,完善“強實名”退改制度并使其能真正保護消費者權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03
炒作>實力?
歌手們忽視自身的社會影響力表現出失德的傾向,也屬于近些年比較突出的演唱會亂象。
有的歌手為了制造熱度涉嫌在演唱會炒作,不僅損害觀眾權益,而且傳遞出嘩眾取寵、與主流相悖的價值觀。歌手作為公眾人物,在演唱會這種人員密集的場所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避免給公眾帶來的負面影響。
4月15日,薛之謙在重慶演唱會的大屏幕互動環節選取的兩位互動嘉賓戲劇效果十足。
二人似乎是一起來看演唱會的,但女生故意伸出一根手指說她是一個人來的,身邊戴眼鏡的男生聽到這個回答面露尷尬。
他們故弄玄虛的“演技”引發網友濃厚的興趣,隨著深扒,網友發現女生是一位擁有十多萬粉絲的網紅,而眼鏡男是她之前的男友。
演出過后眼鏡男突然自曝他一直在給女生刷禮物,靠“舔狗人設”博得網友同情,隨后開播收禮,趁直播間人氣爆棚甚至開始直播帶貨。
這一系列行為引起大眾廣泛熱議,究竟是巧合還是炒作?真實和虛假之間的界限變得愈發模糊,薛之謙也被質疑:互動是提前安排的?這樣做對其他買了門票、想互動的觀眾公平嗎?
對此,薛之謙方的回應是:我不允許收錢上大屏這種事情發生,互動人員是由攝影師選的。
整體來說,這次事件似乎是達成了一個共贏的結果:網紅女生獲得了曝光、眼鏡男直播收獲了利益,吃瓜群眾獲得了繁忙生活之余的談資。唯一被忽略的是,事件真相大眾不得而知。
“強實名”模式下絕大部分在場觀眾都是親自搶票、對演唱會抱有極高期待的,如果炒作是真實存在的,就意味著觀眾們被剝奪了一次互動的機會,因此有怨聲也是必然的結果。
聯想起通過炒作賺取熱度、賺取利益的一些實例,如“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挖”的黃老師、網上尋找在巴黎丟失作業最后被證實自導自演甚至被封殺的千萬網紅貓一杯,大家不得不重新審視擅自炒作、占用公共資源帶來的惡劣影響。
若社會助長這樣的風氣,不止演唱會將失去原有的意義,越來越多歪心思的產生會導致無法逆轉的惡果。
自“強實名”出臺并推行以來,老牌黃牛銷聲匿跡了,新型黃牛趁虛而入,造成了歌迷巨大的損失。
因此,演唱會相關制度亟待健全,“強實名”如何與市場進一步融合、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是后續工作的重點所在。歌迷遇到不公正的對待時也應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和曝光演唱會亂象,及時協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