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個音樂節宣布延期,引發熱議。其中不少是“一次性”音樂節,但也不乏老牌音樂節,如原定于4月12日在臺州飛龍湖舉辦的迷笛音樂節就宣布延期。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確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更歸因于“一次性”音樂節在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忽視了文化內涵和長期發展,導致整體質量嚴重下滑。同時,高票價與低體驗的矛盾愈發嚴重,讓許多消費者開始質疑音樂節的價值和意義。(4月11日《北京青年報》)
城市主動舉辦音樂節,被視為解鎖本地文旅的“流量密碼”。按照業內估算,音樂節期間,一元錢的門票大約可帶動舉辦城市7到8元的其他消費,如帶動餐飲、住宿、交通、文旅等行業消費,為當地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舉個較有說服力的例子,海口市在2023年7月,通過舉辦某歌星的演唱會,在短短4天就吸引15.46萬人次游客入場,實現旅游收入9.76億元,超過當地端午假期收入的3倍,更是高出當地“五一”小長假的旅游收入。
放眼全國,2023年音樂節市場呈現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披露,去年2000人以上大中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0.56萬場,與2019年同比增長100.36%;票房收入201.71億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373.60%;觀演人數3551.88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208.50%。與此同時,去年演唱會、音樂節下沉效應凸顯,在三、四線城市舉辦的比例攀升,成為促進地方文旅消費的重要力量。
音樂節為城市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力顯而易見,但“繁榮”過后,弊病和問題也隨之出現。其中,近期多地官宣取消或延期音樂節的理由多為“不可抗力”。業內人士分析,大概率是因為票價貴、陣容同質化拼湊、市場競爭激烈競品多、主辦策劃宣發及執行無序等問題。對不少舉辦城市來說,或許是考慮到音樂節“預售票房不佳”,如果為舉辦音樂節使出“洪荒之力”,還可能做“賠本買賣”,于是不得不取消或延期。
特別是在音樂節消費熱潮退去后,除了一些有知名度的音樂節品牌有一定票房保障外,大多數音樂節還在遵循“一套演出陣容適用于多個音樂節”的思維定式,再加上“擺爛式”的售后服務,不僅沒有讓行業往正向方向發展,反而攪渾了市場,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不少觀眾對音樂節的體驗并不滿意,覺得音樂節陣容和音響設備都不是很好,而且票價還“貴得離譜”。
城市文旅發展絕非“一錘子買賣”。應該看到,音樂節是文化產品,文化品牌的打造并非易事,需要音樂節主辦方和當地相關部門的長期“深耕”。如果只看到音樂節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計成本跟風舉辦、片面追求人氣盲目舉辦,只會讓滿懷期待的觀眾大失所望。如果依然抱著“賺快錢”的心態,舉辦成本高而質量不過關的音樂節,可謂是一場對自身品牌和消費者都不負責的豪賭行為,最終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此看來,靠辦音樂節“賺快錢”的模式,已行不通了。長遠來看,城市應重在挖掘區域文化內涵、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從這個角度策劃舉辦音樂節,注重音樂節的品質,迭代升級演出產品,提升音樂節的質量,才能求得余韻悠長的發展后勁。(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