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熱,清涼一夏。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請看!喜歡可以收藏分享喲!
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三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
傳統歷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進入伏天了。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三伏天為什么最熱
不僅有氣候資料和民間體驗的佐證,更有天文學和氣象學的理論依據。
每年zhi的夏至那天,太dao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時北半球獲得的陽光最多,太陽高度角最大。以北京為例,夏至那天的正午時分,太陽高度為73.5度,陽光近似于直射地面。這時陽光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最小,光和熱被大氣層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到達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溫度升高。
此外,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長,白天時間長,陽光照射的時間也長,地表吸收的熱量遠大于發散,這就使得地面聚集的熱量一天天增加,溫度持續增高。三伏天正好起始于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三伏期間地表熱量的積累達到高峰,這就是三伏天最熱的基本原因。
從氣象角度說,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而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加之平均風速較小,雷雨之前氣壓較低,這也是三伏天有時比較悶熱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中伏有時候10天有時候20天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