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個月間,姚曉峰和啟蒙影業貢獻了兩部熱劇。《追風者》穩居愛奇藝 2024 年電視劇熱度值榜首;隨后,《微暗之火》登陸央視,收視率和討論度也一路攀升。不同于常規的懸疑劇,《微暗之火》在形式、載體、結構上有著諸多新嘗試和突破,對人性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展示,同時借助詩歌完成了對人文精神的探索。正如劇名所寓意的,“表面看似幽暗,底下是一大團火”。這部頗具實驗性的作品所引發的大量討論,讓姚曉峰也一直在思考。
姚曉峰
中國內地男導演,國家一級導演,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導演代表作:電視劇《追風者》《微暗之火》《幸福還有多遠》《大丈夫》《虎媽貓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以及待播電視劇《北上》。
在《微暗之火》中,周洛是清水鎮的高材生,曾以縣狀元的成績考入名牌大學,又被勸退,回到家鄉遭到眾人冷嘲熱諷。對于清水鎮而言,周洛是一個“異類”般的存在。同樣屬于“異類”的還有南雅,一個小鎮居民口中的“蕩婦”,卻是優雅美麗、精神世界超前的女性代表。兩個“異類”從相識到相互了解、相互溫暖,相互救贖。
成年人的世界是趨利避害,少年的心是勇往直前。一個少年不懼風險、不做任何現實考量、不在意任何他人目光的勇敢和勇氣,在姚曉峰看來,這是世界上珍貴和最打動人的東西。他希望借助劇中少年的視角,理解和撥開女性的現實困境和內心世界。
“少年時代我們都有過喜歡的人,很多人可能沒有勇氣去把心中那份喜歡說出來。” 《微暗之火》開播之前姚曉峰預判,這部劇會有“爭議”,觀眾對周洛和南 雅的感情是否理解和認同,會成為討論焦點之一。 “想過年齡、身份差別的情感,不易被接受,但希望觀眾看到周洛和南雅突破世俗的勇敢。”
姚曉峰在《微暗之火》拍攝現場
其實姚曉峰的很多作品在當時甚至現在看來都挺“超前”的。 《大丈夫》里面李小冉飾演的雜志社編輯顧曉珺,嫁給了比自己成熟許多,王志文飾演的大學教授歐陽劍;《小丈夫》里面楊玏飾演的大男孩陸小貝,愛上了比自己大 9 歲的俞飛鴻飾演的便利店店長姚瀾。
人物在經歷了各種阻撓和坎坷之后,不僅見證了愛情的強大,還實現了各自自身的成長。這是姚曉峰在不同情感故事的特別設定之外希望表達的主旨。
在《微暗之火》中,這份情感被處理得更加唯美、純粹和文藝。周洛和南雅去爬山,選了一條鮮為人知的后山小路,周洛送給南雅一條圍巾,南雅送給周洛一本詩集,兩人并肩望向遠方。“我認為這是愛的最高境界,兩個獨立、堅韌的靈魂,相互扶持,實現了彼此精神的救贖。”姚曉峰如是說。
《微暗之火》拍攝于《追風者》之前,是姚曉峰一次大膽的探索和嘗試。對于一個創作者來說,突破是必須的,但姚曉峰覺得自己同樣需要思考。 “我往前走了一大步,得到這樣的結果讓我覺得以后再繼續做探索的時候,還是要綜合考慮市場反饋。”姚曉峰說。 “拍了很多劇集以后,我對于戲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強。雖然創作方式和表達風格是導演及主創相對個性化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贏得廣泛的觀眾認同,就必須考慮到大家對于劇集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就像他所說,他的人生就是在不斷地補足自己的短板,“導演表達的個性化,在作品中的占比,是我要權衡的,不能再這么‘任性’。”
Q-北京青年周刊
A-姚曉峰
詩歌的精神一直都在
理想主義是必須的
Q 《追風者》開播之前的媒體見面會其實我也去了,現場你也是多次真情流露。而且能拍出這些細膩作品的人,必然是很敏感,很有共情能力的人。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有共情力、很容易感動的人嗎?生活中什么樣的人或事會讓你感動呢?
A 我容易共情。生活中讓我感動的很多都是小事兒,比如看一部電影,讀一本小說,甚至一個短視頻,可能突然就被一個真實的細節、一段真摯的感情感動到了。以前聽音樂,更多的是被動人的旋律感染到,現在更在意歌詞的表達,言為心聲,情見于詞,大概就是這個感覺。
姚曉峰在《追風者》拍攝現場
Q 可以經常被感動到,其實是一種很強的能力,很多人隨著年齡增長其實會漸漸喪失這種能力。
A 對,年歲增長沒有讓我變得麻木,反而越來越對真實、真摯的東西敏感了。越來越覺得,生活的美好就在于其簡單。
Q 那詩歌呢?詩歌在你的生命中有過一段時間占據過比較重要的位置,或者造成過比較大的影響嗎?你年輕的時候應該是正趕上中國詩歌最蓬勃、最有活力的年代吧?
A 我這個年紀的人年輕的時候都經歷過中國詩歌最火熱的年代,海子、北島..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其實都或多或少讀過他們的詩,詩歌曾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詩與遠方就代表著理想主義。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中也有詩歌的精神。
《幸福還有多遠》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部作品,當時喜歡到自己借錢去籌拍這部電視劇。
梅婷飾演的煙廠女工從小就有海軍夢,想看藍天大海,唱《軍港之夜》。她最終選擇了與帶她翻山越嶺去看大海的勤務兵相伴終生,這種選擇也是人物對理想向往的心理映照。
我的作品都是帶有理想主義的。拍《虎媽貓爸》的時候是我自己剛有了孩子,對未來孩子教育方式的思考,親子關系變化的洞察,在這部劇中有了表達。
《微暗之火》中的南雅如果不是“理想主義者”,她可能在清水鎮就活不下去。《追風者》也是一樣,魏若來也是有信仰、有追求的有志之士。
你可以不做一個詩人,可以不去讀詩,但是你心中得有詩和遠方。
作為創作者來說
必須要走出舒適區
Q 所以你的內心還住著一個少年。
A 對。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折騰。大學畢業留校任教很穩定,但更想突破,希望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所以選擇當導演。拍了《大丈夫》《虎媽貓爸》《小丈夫》之后,來找我拍的都是都市家庭劇、都市情感劇,同行都來恭喜我,說我找到了一條熱門劇集的賽道,但是我想突破自我,于是拍了《微暗之火》《追風者》《北上》。
對于一個創作者來說,不能一直待在舒適區里,必須要走出來。所以一個類型拍了一段時間我就會走出來。
Q 最讓你高興的評價是什么呢?你希望看到別人怎么評價姚曉峰和姚曉峰的作品?
A 說我“會拍戲”。我比較開心的一點是,合作過的演員,在我的戲里都努力呈現出最好的狀態和表演,這也證明了互相信任,導演和演員都“來真的”的重要性。
其實我這個人挺愛較勁的,入行時被人問過:你懂表演嗎?我當時實話實說,不懂。這件事之后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弄懂表演。
到現在為止,我自認是一個愿意去認真了解演員特點,知道怎么去和演員溝通,能讓演員有更好表現的導演。參演過我作品的演員,如果把這部作品當作他們事業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那我覺得這就是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我解決了一個自己曾經的短板。
剛當導演的時候除了表演,我還有一個短板,就是文學素養不夠。我是學攝影出身的,但大學時候我的很多導演系的好朋友,會比賽誰讀書多,我就跟著他們一起讀,讀了很多詩歌、小說、散文。那段經歷幫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現在我還是會每天讀書,讀得多了,再去做文藝創作的時候,積累的東西就會潛移默化幫助到我。我的職業生涯,就是這樣在不斷地補足自己的短板。
Q 你相信“文以載道”嗎?你覺得文藝創作者應該肩負什么責任或使命嗎?
A 我始終認為,文藝創作者是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和使命的。作為文藝創作者,你的作品是有廣泛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你可以有你的表達,這種表達可以有個性,但是價值觀必須要正,表達真善美是必須的。所有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夠產生,也是源自于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文 康犖
編輯 韓哈哈
人物攝影 解飛
資料圖片提供 受訪者
相關閱讀 & 近期熱點
孫崢:以生態理念描繪城市生活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鄭妮娜力:盡心盡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賈一平:創新不計成敗 突圍才是最好
張澍田:做人、做事、做學問
吳牧野:精準生活 無限游玩
胡杏兒:忙碌是一種幸運
吳彥姝&奚美娟:心靈相通 成就彼此
陳薩:彈奏永遠指向內心
KnowYourself錢莊:置身事內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愛、治愈、成長的可能性
點擊以下封面,一鍵下單新刊
「 2024年5月30日 姚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