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里出現了一種怪現象:一批名為“辱追粉”的粉絲,以愛意之名,對偶像行辱罵之實。
最近,幾名藝人與“辱追粉”的矛盾激化,激起了關于這一現象的激烈討論。
以前我們只見過不允許別人說偶像一句不好的粉絲,而現在粉絲卻開始一邊辱罵一邊追星,這是怎么回事?
“辱追”——追星新方式?
這段時間,“辱追粉”這個詞多次登上熱搜。
先是SNH48的左婧媛在微博發文,透露自己遭到某些自稱粉絲的人過度批評,終于忍無可忍斥責“辱追粉”。
近日,藝人田嘉瑞對一名“辱追粉”提起了訴訟,成了內娛告辱追第一人。
能讓藝人如此生氣,“辱追粉”到底是一批怎樣的人?
“辱追粉”,顧名思義,指的是辱罵式追星的粉絲。
他們一面對藝人表達愛意,各種噓寒問暖,一面提出不滿和要求,甚至是以辱罵的形式。
嚴格意義上的“辱追粉”,會質疑藝人的業務能力,各種貶低藝人,慣用下三路語言,如“賤”或“表”等詞匯來形容藝人。
雖然目前,跟“辱追粉”公開對峙的主要還是流量較小的藝人。
但其實“辱追粉”這一群體很龐大,很多咖位較大且路人緣也不錯的明星,也都有不少“辱追粉”。
劉詩詩、倪妮、鄧為、龔俊、趙今麥等路人緣不錯的高流量明星都有不少“辱追粉”。
在大部分正常粉絲看來,“辱追粉”幾乎可以等同于“黑粉”。
但二者有明顯區別:“辱追粉”會用心關注偶像的一舉一動,也會為偶像豪擲真金白銀;而“黑粉”大多只是以言語抨擊明星為樂,不是真愛。
“辱追”和“站起來追星” 也不一樣。
“站起來追星”,指的是平等、理性追星,客觀評價并正視缺點,是一種健康的追星心態。
但“辱追”是打壓式的貶低藝人,甚至是故意挑刺,用辱罵偶像的方式表達愛意。
arkestar
對于“辱追粉”的種種操作,大多數網友也是相當不解。
那么,“辱追粉”是怎么想的,他們到底圖啥呢?
辱追粉都是什么心理?
對藝人的控制欲和過度依賴,是“辱追”的原因之一。
很多“辱追粉”把追星看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星本人的稀缺性又進一步催生了粉絲的占有欲。
即使對明星不滿,即使明星塌房,他們也找不到其他情感的寄托,于是開始對明星產生又愛又恨的復雜情緒。
Kevin lau
也有一部分粉絲自認為的出發點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偶像變得更好。
這其實也可以看作是極端中國式家長思維在飯圈的具象化體現。
“辱追粉”對藝人產生了一種“我粉了你,雖然你很爛,但我又不能不管你”的心理,于是天天打著為偶像好的名義管天管地。
在他們的邏輯里,“打是親,罵是愛”,正因為愛你、盼你好,才會罵你、“鞭策你”。
方塊阿獸
“辱追”行為也可以用“消費者就是上帝”的心態來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說,偶像的形象和作品正在被逐漸視為商品。
在“辱追粉”看來,既然他們為偶像花了真金白銀,自然就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去評判和對待偶像。
當然,也有一部分粉絲,是在“辱追”的過程中發泄對自己生活的不滿,獲得優越感和權威感。
他們通過評判他人、輸出惡毒言論的方式發泄自身壓抑的情緒,獲得愉悅和滿足。
當評價的對象是熟悉的、被很多人仰望的藝人,他們內心還會有一種優越感和權威感油然而生:你們都在贊美他,偏偏我可以罵他。
Kevin lau
“辱追”還可能是出于對 社交認同和歸屬感的追求。
在一些社交媒體和粉絲群體中,適度對偶像輸出“逆耳忠言”可能被視為一種“忠誠”的表現,能夠贏得其他粉絲的認可和支持。
這能讓“辱追粉”感到自己是群體的一部分,從而獲得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
Sun Project
其實,現在除了“辱追粉”,還出現了各種聞所未聞的粉絲類型。
網友們的追星思路,為何越來越“奇葩”了?
追星思路為何越來越怪?
之前,粉絲主要可以被分成三類:“無條件追捧型”“偏理智型”和“恨鐵不成鋼型”。
現在,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粉絲類型出現了。
比如“泥塑粉”,也叫“逆蘇粉”,他們喜歡女化男藝人,把男藝人當女朋友/姐妹。
還有“生命粉”,不要求偶像能有多大出息、多好的作品,只要能看到他活著、身體健康就心滿意足了。
有網友總結:“生命粉”的心態相當佛系,就好像在養旅行青蛙,只要蛙蛙偶爾回來就好了,如果能帶回兩張照片就更好了。
還有各種細分類型的粉絲,把愛豆身上的每個“零件”拆開來喜歡:腿粉、手粉、眼睛粉、皮膚粉、走路粉……
為啥粉絲的形態越來越多,追星的思路越來越讓人不理解?
yec*yourz
粉絲類型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上對于追星的復雜態度。
在看多了各種明星塌房,知道了明星日入208萬后,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粉絲對明星的心態越來越復雜。
從前是神化、憐愛、喜歡ta的全部……如今變成了佛系和愛恨交織的復雜情緒。
如今,“癲”已經徹徹底底的成為了社會氛圍的精準形容詞,也對追星產生了影響。
“癲劇”越來越多,集齊了以下三要素:劇播初期的良好口碑、難以捉摸的劇情走向和結局時的全面崩塌。
部分明星的操作也跟“癲劇”異曲同工。
粉絲就像面對一個初識百般體貼、交往后卻情緒不穩定的戀人,不舍得分手,繼續在一起又看不到對方“康復”的苗頭。
在這種情況下,“被忽悠瘸了”的粉絲也很難保持情緒穩定,“癲”一點、追星方式奇怪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偶像也變得多元化,不同粉絲形態和追星思路的碰撞和融合,也會進一步催生出更多新的粉絲類型。
粉絲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彼此,形成社區,分享信息,表達觀點。不同的社交媒體平臺可能吸引不同的粉絲群體,從而導致粉絲形態的多樣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這也會影響他們對偶像的選擇和支持方式。
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系是獨特的,也是復雜的。
它不僅僅建立在簡單的崇拜和被崇拜之上,更涉及了情感、認同、互動和文化等多維度的復雜網絡。
這種關系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個人關系范疇,它是一種群體與個體之間的動態互動,既包含了粉絲對明星的個人生活的關注,也包括了對他們作品和形象的認同。
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系也需要雙方的維護。
粉絲理智追星,不神化,不貶低;明星尊重粉絲的選擇和支持,盡可能地回饋粉絲。
雙方都應該認識到,彼此的存在都是為了共同的熱愛和目標,而不是為了制造紛爭和矛盾。
參考文獻:
[1]占有的情感實踐:明星粉絲心理所有權的生成與表達.李秋霖,卜彥芳
[2]從“追星族”到“飯圈”:中國粉絲研究的核心概念與框架變遷.蔡竺言,劉楚君
[3]偶像失格、群體非理性和道德恐慌:粉絲群體互相攻擊中的舉報策略與誘因.秦璇,陳曦
作者: 來士普
責編:若林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
請掃碼加小印 回復【入群】
- 歡迎關注印客美學視頻號 -
看一場藝術的展覽 訪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