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演員鞏漢林首次擔任總導演和編劇、云集21位相聲演員的40集都市勵志輕喜劇《我家娶了花木蘭》給觀眾帶來歡樂,引發熱議,目前該劇全集已經上線,在芒果TV和樂視視頻熱播。該劇五位主演鞏天闊、奚望、尤憲超、方清平和李偉建接受媒體采訪,分享了各自對所飾演角色的理解和創作心得,透露了該劇拍攝幕后的一些花絮。
鞏天闊
在正劇和喜劇間過渡自然
青年演員鞏天闊在《我家娶了花木蘭》中飾演男主角郝心,其表演既有喜感,又展現出當代中國青年的陽光帥氣和敢闖敢拼。
在劇中飾演郝心父親郝運來的鞏漢林,飾演郝心母親富貴花的金珠,就是鞏天闊在現實生活中的父母。他本人曾留學國外的經歷,與郝心從英國留學歸來的背景相似,這為他塑造和融入這個角色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對此,鞏天闊表示:“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戲中的我們比生活中的狀態要放大三五號,遇到事情的反應都更強烈地表現出來。加上這是一部喜劇,人物的喜感不能丟失。面臨的挑戰不但出現在我和父母搭戲的過程中,更多地存在于郝心這個角色在事業、家庭、愛情各方面。所以,我在表演中嘗試不斷轉換風格,與不同戲路的對手切磋時,既相互成就,又不失郝心整體人物狀態的統一,要求自己做到在正劇和喜劇之間過渡自然。我希望自己未來的戲路不局限于喜劇,更想嘗試不同風格的作品。”
奚望
挑戰演技女扮男裝
青年女演員奚望近幾年在影視圈嶄露頭角,這次在《我家娶了花木蘭》中飾演女主角金英杰,劇中,她多數時候是以女扮男裝的形象亮相,很好地塑造了一個外柔內剛、聰慧樂觀、自強不息的當代打工版“花木蘭”形象。
奚望認為,這種女扮男裝的設定“很有意思”,對自己的演技是一次挑戰,“因為飾演秘書,跟著鞏老師去服裝公司接觸了很多做秘書行業的工作人員,看他們平時如何工作。同學和朋友中有年輕男性,我也知道男生是怎么說話和行動的。此外,劇中我的老板郝心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對國內一些接地氣的事情不太了解,我也算是打了一個時間差,讓他誤以為我真的是一個男生。”
談到該劇關注職場歧視女性的話題,奚望表示:“演員競爭相對來說遠離性別,但這種殘酷還是存在的,比如大多數歷史劇中,男性角色就比女性角色多得多。更何況,現在社會上很多公司會因為女性有產假等原因,在招聘時要求招男性員工。這部劇能讓大家看到女性求職的困難,還表現出女性在工作中并不比男性有絲毫遜色,而且更細心更負責,希望大家在職場上能平等對待女性,盡量杜絕‘寧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現象。”
方清平
盡量減少相聲表演的痕跡
著名相聲演員方清平被譽為“冷面笑匠”,這次在《我家娶了花木蘭》中扮演女主角的繼父金元寶,并沒有太多精心設計的笑點,完全融入角色塑造了一個誠實憨厚的父親形象。
談到自己如何演繹這個角色時,方清平謙遜地說:“演戲我是業余的,因為我是說相聲的,總會有相聲表演的痕跡,我盡量減少這種表演痕跡,但最后肯定還是會有一些。我就是完全按照導演和編劇對角色的設定和自己的理解來演,沒想去設計什么笑點。”
正因為這種在表演中盡量“做減法”的心態,才使得方清平在劇中呈現給觀眾一個真實可信的父親角色,讓人差點忘了他是一位相聲演員。方清平認為:“說相聲必須在舞臺上表演,而演戲則是在鏡頭前還原生活,兩者還是有差別的。在我看來,說相聲的一般演不好戲。相聲演員要想演好戲,必須忘掉相聲,在鏡頭前把生活的真實狀態表現出來。”
尤憲超
曾被鞏漢林指出表演浮夸
青年相聲演員尤憲超在劇中飾演的“萬事通”是一個聰明過人的草根男青年,剛出場時一心只知道賺錢,認識郝心后逐漸改變人生態度,成為伸張正義的私家偵探。
談到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尤憲超表示:“這個人物非常有生活氣息,懂人情世故,比較符合賀歲喜劇里底層小人物的特點,既有唯利是圖的一面,又顯得非常真實可愛。”
他透露,“萬事通”是他在影視劇中出演的第一個重要角色,剛開始演時經驗不足,把舞臺上的表演放大到熒屏上,顯得比較浮夸,鞏漢林老師及時指出了問題,指導他在表演上逐漸進入正軌。
作為一名相聲演員,尤憲超認為,相聲演員從事影視表演有優勢,他從小學習曲藝,小時候學的是“說學演唱”而不是“說學逗唱”,曲藝很厲害,對于一個演員的基本素質非常有幫助。
李偉建
演反派得要梳理好其行為邏輯
著名相聲演員李偉建在劇中飾演的王德才是一個陰險的兩面派。談到如何演好這樣一個反面角色,他表示:“我在生活中是一個嘻嘻哈哈不太注重細節的人,但是王德才這個角色做事謹小慎微,陰險奸詐。我與人物之間有很大差距,但每一個人物在劇中都有存在價值,塑造每一個角色都具有挑戰性,要想演好這個角色,只有把內心的行為邏輯梳理好,也就是王德才的處世哲學——我要活得更好,就要想辦法上位。把這一點弄清了,人物的外部行為就有了依據和支撐。”
“說到演員的臺詞,我體會很深。我小時候接受的是曲藝表演的臺詞訓練,在北京曲藝團學員班積累了一整套臺詞訓練的方法。比如老師經常說氣、音、字,用氣帶音用音行腔。形容咬字如銜虎,就是母虎銜著虎仔的感覺,勁兒大了,小老虎被咬死了,勁兒小了呢,小老虎就掉了,所以要不輕不重,不緊不松,保證臺詞能夠讓觀眾聽清又不拙劣。舞臺表演的臺詞過關了,影視劇的臺詞再口語化一些就沒問題了。”李偉建說。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