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萬萬沒想到,由楊旭文、劉宇寧、張銘恩聯袂主演的古裝武俠劇《紫川》,開播僅僅一天,便直接成為了新劇中的“扛把子”,拿下了飆升榜第一的位置。
照這樣的熱度飆升速度,這部作品成為爆款,指日可待。
而這部劇之所以收視率飆升速度如此之快,和它的題材和風格有著很大的關系。
畢竟在國產劇中,古裝劇向來最容易出現爆款,而且《紫川》這部作品的和之前的《慶余年》風格很像。
在權謀中又融入了不少喜劇的元素,讓觀眾在燒腦的同時,因為這些喜劇元素,得到放松。
這樣的劇,自然比那些純粹的權謀,或者無厘頭的喜劇,更容易讓觀眾接受。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演員的扛劇能力。
劇中的3位主演,雖然都很年輕,但是卻都已經在演藝圈里,拿出過不少備受好評的作品。
比如,楊旭文飾演過《鐘馗捉妖記》中,神經大條,但是純真善良的“穆天然”。
《新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李星云”等角色。
劉宇寧飾演過《安樂傳》中的“洛銘西”,《一念關山》中的六道堂堂主“寧遠舟”等角色。
而張銘恩,飾演過《老九門》中的“何副官”,《愛上北斗星男友》中的“赤語”等角色。
不過,這些主演們,雖然演技過硬而且長相帥氣,但是卻難掩“老戲骨”的光芒。
尤其是在2022年11月份,憑借著《覺醒年代》中的“蔡元培”角色,剛剛拿過金鷹獎最佳男配獎的馬少驊一出場,便能夠憑實力“碾壓主角”,奪走所有演員的光芒。
在《紫川》這部劇中,馬少驊飾演的“紫川參星”,可以反派面前謹小慎微、阿諛諂媚,
也可以在反派離開之后,從容淡定,老謀深算,可以說這兩種不同人物形象,全被馬少驊輕松拿捏,并且能夠隨意切換。
也正因為如此,《紫川》剛播出,馬少驊便因為演技,備受好評,壓過了主角的風頭。
然而,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馬少驊演技精湛,在演藝圈備受認可的背后,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坎坷和太多的意難平。
即便是多年以后,提起往事,馬少驊也是忍不住的心酸... ...
“只要給我一個好戲演,我就拼著命給你演好!”
這是馬少驊曾經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的話,同時也是他進入演藝圈這27年來的堅守。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拼命拍戲的演員,演藝之路確實荊棘叢生。
馬少驊出生在藝術世家,父母都是京劇方面的翹楚。
據悉,馬少驊的父親名叫馬俊驊,是京劇麟派的傳人,憑借著在京劇上的造詣,還曾擔任貴州省京劇團的團長。
馬少驊的母親王秋云,也不是等閑之輩,作為京劇大師的她,一直堅守在京劇教育上,培養了無數的京劇人才,努力為京劇的傳承做貢獻。
受家庭氛圍的熏陶,馬少驊從小便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再加上馬少驊的父母也有讓馬少驊繼承衣缽的想法,所以非常重視馬少驊在京劇方面的培養。
自己喜歡,又有家人的培養,再加上天賦很高,讓馬少驊很小的時候,便能夠將京劇唱得有模有樣。
也正是這個原因,馬少驊輕輕松松便考進了當地藝術學校,得到了進修京劇的機會。
在入校之前,對馬少驊寄予厚望的父親,還不忘囑咐馬少驊:
“想要將京劇學好,就必須要肯下苦功夫,而且立藝先做人。”
對于父親的叮囑,馬少驊一直銘記于心,是以在學校里,馬少驊一直非常用功,每天早早便起來,練習唱戲的基本功,,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去。
也正是馬少驊的努力,讓他在京劇上的造詣越來越高,是以很快,馬少驊便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被當地的文工團納入麾下,這一年,馬少驊才14歲,便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在文工團那段時間,馬少驊對待團里每一次表演都很認真,而且一直努力提高自己唱京劇的水平。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他在6年后,被調到了貴州話劇團工作,拿到了當時很多人都羨慕的“鐵飯碗”。
在貴州話劇團里,馬少驊很受賞識,當然馬少驊也沒有辜負這些賞識,每次表演,他都能夠獲得滿堂喝彩。
不過,馬少驊卻對自己的表演,不太滿意,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而就在這個,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馬少驊為了找到自己的表演中的缺憾,讓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馬少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便是去大學進修。
為了這個想法,馬少驊很快便付諸了行動,將自己所有能夠利用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努力學習文化課。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馬少驊的努力之下,他終于敲開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大門。
在學校老師的指點之下,馬少驊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原來,在他表演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形態”的美,但是卻少了些神韻,缺少對于表演細節的雕琢。
在找到問題之后,馬少驊一刻都不敢放松,上課努力記筆記,課后的不斷練習,拼盡全力補齊自己的短板,只為了將來能夠給觀眾們帶來更精彩的表演。
就這樣,馬少驊一努力,便是4年。
畢業那年,馬少驊將對表演的心得,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可惜的是,在馬少驊畢業之后,戲劇和話劇行業因為受到了影視業的沖擊,一片蕭條。
縱然是馬少驊滿腹的才華,但是卻基本沒有施展的機會,好在最后,馬少驊曾經待過的貴州話劇院,再次向馬少驊拋出了橄欖枝。
兜兜轉轉,馬少驊又回到了曾經的原點。
但是由于市場原因,馬少驊再次回到貴州話劇院之后,卻基本沒有登臺表演的機會,就這樣,馬少驊坐起了的“冷板凳”。
后來,馬少驊因為實在想要得到上臺的機會,這才開始主動出擊,努力去爭取表演的機會,然而卻一直沒有什么收獲。
眼看著在貴州話劇院,沒有出頭之日,后來,馬少驊又輾轉來到了武漢話劇院。
只是,在武漢話劇院,馬少驊的處境依舊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這讓馬少驊做出決定,離開話劇院,去首都北京,尋找演戲的機會。
就這樣,馬少驊帶上行李,開啟了自己的“北漂”之路。
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馬少驊的“北漂”之路注定不會太過順利。
當年,馬少驊在到達北京之后,為了能夠在表演上,有一個好的發展,于是便將目標投降了當時比較火的影視劇方向。
為了能夠得到表演的機會,馬少驊開始輾轉各個劇組投遞簡歷,奈何收效甚微,然而即便如此,馬少驊也不放棄。
1983年,馬少驊終于得到了一次不錯的演戲機會,彼時,由導演無意之間,發現馬少驊和孫中山先生的樣貌非常相似,于是,便向馬少驊伸出了橄欖枝。
得到消息后的馬少驊,喜出望外,一口應下。
當然,導演也對馬少驊提出了要求,希望讓1米72,130多斤的李少驊減減肥。
為了得到這個角色,馬少驊二話不說,便開啟了自己的減肥計劃。
為此,馬少驊每天至少喝2碗的綠豆湯,每次喝完之后,便用塑料袋,將自己裹起來,開始拼命跑步發汗。
而在減肥的過程中,馬少驊也不忘研究孫中山先生的有關資料,只為了更好的把握好這個角色。
好不容易,馬少驊瘦了下來,而當他興高采烈的跑去找到導演試戲的時候,卻被導演告知,實在是太瘦了,不符合角色要求。
無奈之下,馬少驊又回去增肥,結果導演還是沒有讓馬少驊上場。
這一次被換掉,讓馬少驊心里很是失落,好在很快,他便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緒,重新出發,尋找演戲的機會。
直到馬少驊41歲那年,在各大劇組再轉多年的他,才終于有了亮相熒屏的機會,拿到了影視劇《英雄無悔》中的“劉貴田”角色,雖然這個角色的戲份并不多,馬少驊也非常高興。
尤其是后來看了劇本之后,馬少驊心里是又驚又喜,只因為在馬少驊看來,“劉貴田”這個角色,雖然是配角,但是在表演上,卻很有挖頭。
是以馬少驊開始不斷研究,努力挖掘出“劉貴田”這個小角色的靈魂和情感,并且將其表演出來。
在《英雄無悔》播出之后,馬少驊飾演的“劉貴田”雖然沒有讓馬少驊大紅大紫,但是卻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的的是,不少演藝圈的導演,注意到了馬少驊這個演技精湛的演員,是以“劉貴田”之后,馬少驊終于在演藝圈里,打開了局面,資源越來越好。
之后,馬少驊趁熱打鐵,又先后出演了《第九營》、《大法官》、《商旗》、《鐵血警魂》、《我是警察》等作品,可惜這些作品,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2000年,馬少驊在演藝圈里輾轉多年,終于又碰到了覺得他和“孫中山”相似的導演,讓馬少驊拿到了歷史革命劇《平民大總統》中的“孫中山”角色。
當然,馬少驊也沒有讓導演失望,在馬少驊塑造下的孫中山,猶如從歷史中走出來的真人一般,讓人看不到半點表演的痕跡。
而在娛樂圈,一個茄子演好之后,其他的茄子也會找上門來,而馬少驊就這樣,成為了“孫中山”專業戶。
是以當年,在《平民大總統》上映后,馬少驊又先后《李大釗》、《風雨十二年》、《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作品中,9次飾演“孫中山”。
而每一次,馬少驊都能夠收獲觀眾們的好評,馬少驊也因此火了起來。
當然,馬少驊塑造過的偉人形象,卻并不僅僅只有“孫中山”,還有“鄧小平”。
一開始,當導演將“鄧小平”這個角色給馬少驊的時候,馬少驊心里忐忑不已,生怕自己的演技不夠好。
后來在導演的再三勸說下,馬少驊這才決定試一試。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將這個角色演好,馬少驊開始將自己的關在房間里,看所有關于鄧小平的各種影像資料,鉆研鄧小平的舉止神態。
就連說話時候的強調,馬少驊也沒有放過,盡可能的去模仿。
那段時間,馬少驊可謂是廢寢忘食,有時候一天都不吃一頓飯,將自己的關在房間里面鉆研。
只因為他知道,自己對于鄧小平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如果不吃這樣的苦,那么就很難演好“鄧小平”。”
也正是因為馬少驊的努力,讓他找到了鄧小平的神韻,是以當年,在作品的拍攝過程中,就連到現場觀看的鄧小平后人,都對馬少驊的表演,贊不絕口。
甚至找到馬少驊,要和馬少驊握手。
那一刻,馬少驊才終于找到了信心。
除了偉人形象塑造得好,馬少驊塑造的底層民眾的形象,也同樣能夠入木三分。
比如在和關曉彤合作的《搭錯車》中,馬少驊飾演的啞巴父親形象,可是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因為當時馬少驊將角色塑造得太過成功,以至于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觀眾都以為馬少驊真的是個啞巴。
2021年,《覺醒年代》播出,馬少驊再次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在劇中,馬少驊飾演了北大校長“蔡元培”。
在劇中,馬少驊將蔡元培的儒雅和大義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還不夠,在一些小細節上,馬少驊還展現出了“蔡元培”可愛的一面,讓“蔡元培”這個角色更加生動立體。
可以說,馬少驊在演戲上,真正做到了“一人千面。”
轉眼之間,馬少驊已經68歲了,但是,他依然堅守在演戲一線,為演好每一個角色而不斷努力。
這一次,更是以一個配角“碾壓”男主。
當然,馬少驊在進入演藝圈的27年里,他對一個又一個角色的成功塑造,也讓他在演藝圈里收獲滿滿。
這些年,他拿下了不少的演藝圈重量級大獎,比如金鷹獎、華鼎獎、春燕獎、白玉蘭獎等等,演技備受認可,演藝事業蒸蒸日上。
而他的成功,也印證了劉曉慶曾經的說過的話,
“人生中,有很多機遇,只要能夠抓住小的,那大的機遇,便會為你而來。”
正是馬少驊抓住了每一個演戲的機會,將自己的得到的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好了,這才有了他后來,演藝圈的輝煌,得以橫掃無數演藝圈大獎,好資源不斷。
當然,馬少驊如今的風生水起,也給其他演員“提了個醒”,想要在演藝圈獲得長足的發展,還是得有真本事,沉下心去磨練演技。
那么,你覺得呢?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