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兩部好電影,《熱辣滾燙》以近31億元的票房飄紅至今,而以口碑見長、后來居上的《第二十條》,目前已登上全球銀幕,《第二十條》如今的“熱度”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都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的確,每部影片都能反映出導演的立意、想法、藝術追求和社會關注。但不能因為《第二十條》的優秀就否定《熱辣滾燙》的優點,這對《熱辣滾燙》而言是不公平的,畢竟年輕的跨界導演賈玲與勇于創新試驗、有著較高藝術追求和水準的張藝謀導演,存在著經驗、閱歷和藝術修為與追求的差別。
平心而論,《熱辣滾燙》高票房,有賴于賈玲的高人氣和第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的成功,得益于“賈玲暴瘦100斤”的噱頭和所謂女性瘦身勵志的主題。但也恰恰是這一噱頭和“所謂主題”,讓電影陷入了“以瘦為美”“販賣身材焦慮”“只看到減肥,沒看到實際劇情”的爭論中,從而損傷了電影的真正主旨和表達。認認真真看完《熱辣滾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被生活百般折磨的善良女孩樂瑩與過去的自己告別,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啟另一種人生、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在影片中,減肥健身僅僅是樂瑩找回自我的一個方面。
生活中的樂瑩是個“討好型”人格、時常陷入糾結的不快樂的人:被自己的女朋友搶走男友,忍受著內心的憤怒和痛苦,在兩人的婚禮上做了伴娘,保全了女朋友的體面;妹妹以孩子上學的緣由要拿走屬于樂瑩的房產,樂瑩沒有多說就簽了字;為了遠房表妹在電視臺轉正,參加了本不愿意參加的節目,作為“工具人”配合完成了肆意傷害自己感受的轉正大戲;即使崩潰跳樓自殺,身上卻連傷都沒有……明明自己覺得很疼,但外人卻看不見自己的傷。生活中多少這種善良人,因成全、做老好人和討好型人格,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將太多的精力和時間耗費在了成全、糾結和期待他人能“和自己一樣”上?明明過度的糾結和消耗導致自己疲憊、不快樂,卻不知如何改變、如何愛自己。
很多時候,人在社會上打拼,都是在以自己的力量、勇氣與自己相處。即楊絳先生所說的,“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作為導演的賈玲已經觸及了這個主題,因為樂瑩不想再按照“別人的想法和期待”去生活,而是找到了接納自己、強大自己的路。從這一點上看,《熱辣滾燙》并不是一個關于減肥的勵志電影,也跳出了《你好,李煥英》奇幻喜劇的親情窠臼。
而《第二十條》可以說是張藝謀導演經過幾十年探索、創新后的一部成熟、圓融、飽滿的力作,他不僅用真實生動的故事,和最貼近生活質感的沖突、幽默,將一個嚴肅的法律條文詮釋得恰到好處,讓人愿意接受,更重要的是,他以一個藝術家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回應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這不是一般導演能夠做到的。
在接受采訪時,張藝謀說,盡管自己73歲了,但仍對藝術探索與創新充滿熱情和干勁,因為自己除了拍電影不會做別的。這是實話,但又非僅僅如此。在現實題材領域,不少導演會陷入閉門造車、編排失當、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讓觀眾失望到懷疑導演的創作眼光。這其中有導演對社會生活關注和介入的深淺問題,有個人藝術水準和追求的問題,也有導演格局和創作積累的問題。誰都知道“社會現實問題”納入藝術創作領域的難度,現實題材影片與藝術作品的現實主義深度也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導演的功力在其中發揮的程度,張藝謀和他的《第二十條》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寫這篇文章,不是想比較《熱辣滾燙》和《第二十條》孰高孰低,更不是在比較兩個導演的水平,而是想說,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既要有小清新,也要有現實題材大制作,要百花齊放,更要百家爭鳴。好作品和優秀的導演,終究會在觀眾和市場的檢驗中閃閃發光。